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戲題滄浪亭》
全文:
假山真水傍城闉,結搆誠雲清絕塵。
一帶隔溪列公廨,不知誰是濯纓人。
參考注釋
一帶
泛指某處和與它相連的地方
北京一帶
稅廠一帶。——《廣東軍務記》
橋邊一帶。
公廨
官署。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淇水》:“ 漢 光武 建武 二年, 西河 鮮于冀 為 清河 太守,作公廨未就而亡。” 宋 郭彖 《睽車志》卷一:“ 李知已 任 永嘉 教官,公廨有一樓,怪不可居。”《三國演義》第五四回:“卻説 孔明 聞 魯肅 到,與 玄德 出城迎接。接到公廨,相見畢。” 清 沉復 《浮生六記·閒情記趣》:“ 蕭爽樓 有四忌:談官宦陞遷,公廨時事,八股時文,看牌擲色;有犯必罰酒五斤。”
不知
是指對於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濯纓
洗濯冠纓。語本《孟子·離婁上》:“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後以“濯纓”比喻超脫世俗,操守高潔。 南朝 宋 殷景仁 《文殊師利贊》:“體絶塵俗,故濯纓者高其跡。” 唐 白居易 《題噴玉泉》詩:“何時此巖下,來作濯纓翁。” 前蜀 韋莊 《題潁源廟》詩:“臨川試問 堯 秊事,猶被封人勸濯纓。” 清 魏源 《武夷九曲詩》之五:“塵容愧濯纓,詠歸聞扣榜。”
乾隆名句,戲題滄浪亭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