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衙門行宮即事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新衙門行宮即事原文

離宮夜靜剪銀釭,聽罷轅門畫鼓摐。

書案昔年遮莫憶,詩魔今日未曾降。

風幡悟後馬猶指,蕉鹿當前月滿窗。

消得幾餘清興永,不須花下倒春缸。

詩詞問答

問:新衙門行宮即事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新衙門行宮即事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新衙門行宮即事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江韻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八

參考注釋

離宮

古代帝王在都城之外的宮殿,也泛指皇帝出巡時的住所

銀釭

銀白色的燈盞、燭台。 南朝  梁元帝 《草名》詩:“金錢買含笑,銀釭影梳頭。”一本作“ 銀缸 ”。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四:“壁上銀釭半明滅,牀上無眠,愁對如年夜。” 明  夏完淳 《寒燈賦》:“渺銀釭之寒夜,照羈愁之獨眠。” 魯迅 《墳·摩羅詩力說》:“然歸故家,則銀釭暗而愛妻逝矣。”

轅門

古時軍營的門或官署的外門

畫鼓

亦作“ 畫皷 ”。有彩繪的鼓。 唐  白居易 《柘枝妓》詩:“平鋪一合錦筵開,連擊三聲畫鼓催。” 宋  陸游 《日出入行》:“高樓錦繡中天開,樂作畫鼓如春雷。”《水滸傳》第五八回:“鸞鈴響,戰馬賓士;畫鼓振,征夫踴躍。” 清  曹寅 《穀日西軒燕集》詩:“山香舞就寒蟾色,笑語喧於畫皷聲。”

書案

長形寫桌

紅木書案

昔年

前幾年;從前

昔年欲登未登者。——《徐霞客遊記·游黃山記》

遮莫

亦作“ 遮末 ”。1.儘管;任憑。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八:“狐曰:‘我天生才智,反以為妖,以犬試我,遮莫千試萬慮,其能為患乎?’” 宋  蘇軾 《次韻答寶覺》:“芒鞵竹杖布行纏,遮莫千山更萬山。” 元  范康 《竹葉舟》第三折:“風月閒人,倒落得個散誕消遙百不憂,遮莫的山崩海漏,鳥飛也那兔走。” 葉葉 《九秋》詩:“飄零遮莫與君同,岑寂關山行李中。”

(2).不論;不管。 宋  楊萬里 《和張功父梅詩》之一:“老無半點看花意,遮莫明朝雨及晴。” 元  曹德 《折桂令·登靈鷲山》曲:“便休提鐘鼎山林,遮莫榮枯,總是消沉。”《二刻拍案驚奇》卷二:“ 妙觀 道:‘遮莫是甚么事,且説將來,奴依他便了。’”

(3).即使;假如。 唐  李白 《少年行》之三:“遮莫姻親連帝城,不如當身自簪纓。”《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小道人道:‘小牌上有言在前,遮末是高手也要饒他一先,決不自家下起。’”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聶小倩》:“小娘子端好是畫中人,遮莫老身是男子,也被攝魂去。”

(4).莫要;不必。 唐  張鷟 《遊仙窟》:“ 十娘 斂色卻行。 五嫂 詠曰:‘他家解事在,未肯輒相瞋。徑須剛捉著,遮莫造精神。’” 宋  晏殊 《秋蕊香》詞之二:“今朝有酒今朝醉,遮莫更長無睡。” 清  黃景仁 《感舊》詩:“遮莫臨行念我頻,竹枝留涴淚痕新。”

(5).什麼;為何。 唐  李白 《寒女吟》:“下堂辭君去,去後悔遮莫!” 明  劉元卿 《賢奕編·證學》:“其一謂志學者,即應犯不較逆不難,不然落鄉人臼矣,遮莫不是名誼心耶?”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雜記五則》:“媼怒,大聲詈曰:‘遮莫來撩撥爾祖姥?我將齩爾爹黑鳥!’”

(6).莫非;或許。 清  黃景仁 《念奴嬌·虞山旅舍夜起是日稚存歸里》詞:“遮莫 九龍山 下月,今夜是君行處?” 黃瀾 《送李生孟夐留學美利堅》詩:“懸知共乘多賢達,遮莫先驅到望舒。”

(7).大約;約摸。 劉大白 《龍山夢痕序》:“遮莫四年前,從 杭州 回到離開已久的故鄉去,在船上偶然胡謅了這兩首七律。”

詩魔

(1).猶如入魔一般的強烈的詩興。 唐  白居易 《醉吟》之二:“酒狂又引詩魔發,日午悲吟到日西。” 南唐  李中 《贈東林白大師》詩:“ 虎溪 久駐靈縱,禪外詩魔尚濃。卷宿吟銷永日,移牀坐對千峯。”

(2).指酷愛做詩好像著了魔一般的人。 唐  劉禹錫 《春日書懷寄東洛白二十二楊八二庶子》詩:“心知 洛 下閒才子,不作詩魔即酒顛。” 清  趙翼 《上元後三日芷堂過訪草堂次日夢樓亦至皆未有夙約也喜而有作後二首專簡芷堂》詩:“草聖詩魔歷甘苦,書生結習故多憨。”

(3).指詩的怪癖的格調。 宋  嚴羽 《滄浪詩話·詩辯》:“夫學詩者以識為主,入門須正,立志須高;以 漢 、 魏 、 晉 、盛 唐 為師,不作 開元 、 天寶 以下人物。若自退屈,即有下劣詩魔入其肺腑之間。”

今日

(1).本日;今天。《孟子·公孫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 唐  韓愈 《送張道士序》:“今日有書至。”《水滸傳》第四五回:“ 楊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見外?有的話,但説不妨。’”《兒女英雄傳》第三回:“ 華忠 説:‘今日趕不到的;他連夜走,也得明日早上來。’”

(2).目前;現在。《穀梁傳·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 唐  駱賓王 《為徐敬業討武曌檄》:“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 清  黃遵憲 《台灣行》:“今日之政民為主,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 丁玲 《韋護》第一章:“然而她們卻痛叱 中國 今日之所謂新興的、有智識的婦女。”

未曾

不曾

臣未曾聞也。——《戰國策·魏策》

這樣的豐收年,我活了八十歲也未曾見過

風幡

亦作“ 風旛 ”。風中的旗幡。《景德傳燈錄·慧能大師》:“師寓止廊廡間。暮夜風颺剎幡,聞二僧對論,一雲幡動,一雲風動,往復醻答,未曾契理。師曰:‘可容俗疏輙預高論否?直以風幡非動,動自心耳。’”後用為典實。 宋 陸游 《示客》詩:“風旛畢竟非心境,瓦礫何妨是道真。”

馬猶

方言。稱猴子。 章炳麟 《新方言·釋動物》:“《説文》:‘猶,玃屬。’《水經·江水》注曰:‘猶猢似猴而短足。’今 廣州 謂猴為馬猶。猶,音如留,酋、酉、丣,本一聲也。”

詩詞推薦

新衙門行宮即事原文_新衙門行宮即事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