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煙雲集繪冊·其二十·王靄荷擔指迷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晉人工畫佛道,卻非變相傳奇。

一擔尋常家具,荷者行腳大師。

出門不知所向,似問童子指迷。

聖在汝邊法爾,如然又復何疑。

佛兮經兮灌頂,害不放下多斯。

詩詞問答

問:《題煙雲集繪冊·其二十·王靄荷擔指迷》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六言詩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六言詩 押詞韻第三部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九十

參考注釋

人工

(1) 人造的;人為的

人工湖

(2) 人力,手工(與機械力相對)

人工降雨

(3) 工作量的計算單位,即一個人做工一天。如:架設這條管線需要60個人工

佛道

(1).佛法之道。《法華經·序品》:“又見菩薩,勇猛精進,入於深山,思惟佛道。”《後漢書·西域傳論》:“至於佛道神化,興自 身毒 ,而二 漢 方誌莫有稱焉。”《晉書·王恭傳》:“王閒用兵,尤信佛道,調役百姓,修營佛寺,務在壯麗,士庶怨嗟。”

(2).成佛之途。比喻最好的出路。 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一》:“議者戲云:‘畿尉有六道:入御史為佛道……入判司為餓鬼道。’”

(3).佛教與道教的並稱。 宋 何薳 《春渚紀聞·二富室疏財》:“散施貧民及助修佛道觀宇,一錢不留於家。”

卻非

亦作“卻非”。見“ 卻非冠 ”。

相傳

(1) 長期以來流傳下來的

相傳這事發生在北方

(2) 遞相傳授

常家

(1).猶常師。《後漢書·逸民傳·法真》:“好學而無常家,博通內外圖典,為 關西 大儒。”

(2).平常人家。《南史·后妃傳上·高昭劉皇后》:“後夢見先有迎車至,猶如常家迎法,後不肯去;次有迎至,龍旂豹尾,有異於常,後喜而從之。”

行腳

(1).謂僧人為尋師求法而游食四方。《古尊宿語錄》卷六:“老僧三十年來行腳,未曾置此一問。”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玉格》:“此桃去此十餘里,道路危險,貧道偶行腳見之,覺異,因掇數枚。” 金 趙元 《宿少林寺》詩:“箇中有佳處,行腳恨不早。” 明 湯顯祖 《牡丹亭·道覡》:“赴會的,都要具膳餐飯,行腳的也要老少異糧。” 蘇曼殊 《與高天梅書》:“衲行腳南荒,藥爐為伍,不覺逾歲。”

(2).引申為行乞。 碧野 《燈籠哨》:“‘今天的行腳好嗎!’‘那裡,只在一家人家裡要到了幾根爛紅薯!’”

(3).見“ 行腳僧 ”。

(4).行走;行路。 宋 楊萬里 《和文遠叔行春》詩:“行腳宜晴翠,看雲恐夕黃。” 劉白羽 《黑》二:“行腳人全把腳步匆匆扯開,往下趕這兩站路。”

(5).謂兩腳不停地移動。《宋書·顧覬之傳》:“ 覬之 不欲與 殷景仁 久接事,乃辭腳疾自免歸。在家每夜常於牀上行腳,家人竊異之而莫曉其意。”

大師

(1) 指造詣深、享有盛譽的學者、專家、藝術家、棋手等

象棋大師

(2) 佛的十尊號之一。即天人師。佛教徒稱佛,也用作對和尚的尊稱

諸山東大師無不涉《尚書》以教矣。 ——《史記·伏生列傳》

出門

(1) 離家外出或遠行

(2) 〈方〉∶出嫁

不知

是指對於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所向

(1).謂所指向的地方。 漢 蔡琰 《悲憤詩》:“獵野圍城邑,所向悉破亡。” 唐 杜甫 《房兵曹胡馬》詩:“所向無空濶,真堪託死生!”

(2).猶去向。《太平廣記》卷一九四引 唐 裴鉶 《傳奇·聶隱娘》:“及夜,果失 隱娘 所向。”《太平廣記》卷一九四引 唐 裴鉶 《傳奇·聶隱娘》:“ 劉 使人尋之,不知所向。”

童子

(1)

(2) 未成年的人

童子六七人。——《論語·先進》

彼童子之師。——唐· 韓愈《師說》

操童子業。——《聊齋志異·促織》

(3) 童生,明清科舉,凡中舉以前,不論年齡大小,皆稱童生

操童子業。——《聊齋志異·促織》

指迷

猶解惑。謂指點使不迷惑。 宋 歐陽修 《再和聖俞見答》:“嗟哉我豈敢知子,論詩賴子初指迷。”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八:“非吾師指迷,實不悟此。” 明 袁慶麟 《<朱子晚年定論>跋》:“是編特為之指迷耳。” 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朱笠亭說詩》:“弁言一則,尤足為後學指迷。”

又復

又,再

又復沿河施放雙響。——《廣東軍務記》

灌頂

梵語的意譯。原為古 印度 帝王即位的儀式。佛教密宗效此法,凡弟子入門或繼承阿闍梨位時,必須先經本師以水或醍醐灌灑頭頂。灌謂灌持,表示諸佛的護念、慈悲;頂謂頭頂,代表佛行的崇高。 唐 法崇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疏》:“所謂灌頂者,若初修道者,入真言門先訪師主大阿闍梨,建立道塲,求灌頂法,入修三密,願證瑜伽,猶如世間輪王太子,欲紹王位,以承國祚,用七寶瓶,盛四大海水,灌頂方承王位,故號佛子。” 唐 顧況 《行路難》詩之三:“豈知灌頂有醍醐,能使清涼頭不熱。”《蒙古源流》卷八:“至 蒙古國 ,與汗灌頂,病立愈,遂興禪教。”

放下

(1) 放在一邊或放棄

號召他們放下武器

(2) 從較高位置降到較低位置

放下百葉窗

詩詞推薦

  • 雨後寒甚

    陸游宋代〕陂澤連山腳,風煙接海濱。孤鴻悲遠客,殘菊伴陳人。酒盡瓶枵腹,爐寒客曲身。老翁殊耐事,一笑自回春。
  • 書廬山劉顗宮苑屋壁三絕

    蘇轍宋代〕山西舊將本書生,歸老岩間示厭兵。臥聞布水中宵起,錯認邊風萬馬聲。雕弓掛壁恥言勛,出人樵漁便作群。五馬
  • 水仙王廟辭

    袁韶宋代〕桂水闊兮仙宮,今何為兮山之中。羌時俗兮改錯,寄嘉名兮土龍。卜中洲兮芷閭,仙歸兮故居。旂夫容兮蘭枻,詔
  • 關中言懷

    黃滔唐代〕事事朝朝委一尊,自知無復解趨奔。試期交後猶為客,公道開時敢說冤。窮巷住來經積雨,故山歸去見荒村。舉頭
    題煙雲集繪冊·其二十·王靄荷擔指迷原文_題煙雲集繪冊·其二十·王靄荷擔指迷的賞析_古詩文
  • 挽焦適道寺丞二首

    曾幾宋代〕氣質推渾厚,言談見切磋。過從方里巷,挽送忽山阿。吉士今如此,高穹定若何。交遊雖不乏,耆舊已無多。
  • 頌古四十八首

    釋慧開宋代〕捲起明明徹太空,太空猶未合吾宗。爭似從空都放下,綿綿密密不通風。
    題煙雲集繪冊·其二十·王靄荷擔指迷原文_題煙雲集繪冊·其二十·王靄荷擔指迷的賞析_古詩文
  • 遊興慶宮作

    李隆基唐代〕代邸青門右,離宮紫陌陲。庭如過沛日,水若渡江時。綺觀連雞岫,朱樓接雁池。從來敦棣萼,今此茂荊枝。萬葉
    題煙雲集繪冊·其二十·王靄荷擔指迷原文_題煙雲集繪冊·其二十·王靄荷擔指迷的賞析_古詩文
  • 寓含山答南都胡侍御胡先為含山令

    吳璉明代〕瘦馬南來十室中,山深無自見人龍。古來舊政傳新令,手教無妨日數封。
  • 十六觀經頌上品中生

    釋遵式宋代〕不必受持方等經,解第一義明因果。紫金台現命終時,自見身於台上坐。
    題煙雲集繪冊·其二十·王靄荷擔指迷原文_題煙雲集繪冊·其二十·王靄荷擔指迷的賞析_古詩文
  • 寄觀音能老·其一

    彭汝礪宋代〕踏水穿雲入翠蘿,情知不戀舊時窠。巉岩頭角今須別,試比黃龍較幾多。
  • 醉落魄/一斛珠

    張先宋代〕山圍畫障。風溪弄月清溶漾。玉樓苕館人相望。下若醲醅,競欲金釵當。使君勸醉青娥唱。分明仙曲雲中響。南園
  • 西江月

    汪莘宋代〕之。余意古松之散在天地間,其拄青天而蔽厚地者,可以數計周知。欲合而處之,不可得也。作問松天下老松有數
    題煙雲集繪冊·其二十·王靄荷擔指迷原文_題煙雲集繪冊·其二十·王靄荷擔指迷的賞析_古詩文
  • 張釜宋代〕傲雪凌風太瘦生。
    題煙雲集繪冊·其二十·王靄荷擔指迷原文_題煙雲集繪冊·其二十·王靄荷擔指迷的賞析_古詩文
  • 止戈堂

    張元乾宋代〕譙門直北望燕山,乙巳年來例破殘。可但中原仍禍結,誰令東粵獨偷安。西師有請君侯力,南願無憂聖慮寬。惡少
    題煙雲集繪冊·其二十·王靄荷擔指迷原文_題煙雲集繪冊·其二十·王靄荷擔指迷的賞析_古詩文
  • 觀子美病中作,嗟嘆不足,因次韻

    蘇軾宋代〕百尺長松澗下摧,知君此意為誰來。霜枝半折孤根出,尚有狂風急雨催。
    題煙雲集繪冊·其二十·王靄荷擔指迷原文_題煙雲集繪冊·其二十·王靄荷擔指迷的賞析_古詩文
  • 內外吟

    邵雍宋代〕衣冠不整,謂之外惰。行義不修,謂之內惰。內外俱惰,何人不唾。
    題煙雲集繪冊·其二十·王靄荷擔指迷原文_題煙雲集繪冊·其二十·王靄荷擔指迷的賞析_古詩文
  • 避暑湖上與呂元膺分韻四首·其四

    張仲深元代〕三伏苦炎熱,林塘自蕭幽。長松蔭平湖,六月如清秋。水花靜窈窕,煙鳥時唱酬。攜朋薦桃笙,戒僮汲新流。盥罷
  • 聞雁

    王氏明代〕嘹唳南征雁,清宵枕上聞。隨陽離絕塞,連夜度層雲。月上驚看影,風高慮失群。尺書相珍重,辛苦敢煩君。
  • 題齋壁

    陸游宋代〕稽山千載翠依然,著我山河一釣船。瓜蔓水平芳草岸,魚鱗雲親夕陽天。出從父老觀秧馬,歸伴兒童放紙鳶。君看
    題煙雲集繪冊·其二十·王靄荷擔指迷原文_題煙雲集繪冊·其二十·王靄荷擔指迷的賞析_古詩文
  • 題友人湘行稿

    連文鳳宋代〕詩史久不作,此游清興長。看山到湘水,隨雁過衡陽。醉裹關河在,吟余草木香。九歌流落年,想為一沾裳。
    題煙雲集繪冊·其二十·王靄荷擔指迷原文_題煙雲集繪冊·其二十·王靄荷擔指迷的賞析_古詩文
題煙雲集繪冊·其二十·王靄荷擔指迷原文_題煙雲集繪冊·其二十·王靄荷擔指迷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