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懷舊詩十三首·其五·故大學士張廷玉》
全文:
風度如九齡,祿位兼韋平。
承家有厚德,際主為名卿。
不茹還不吐,既哲亦既明。
述旨信無二,萬言頃刻成。
繕皇祖實錄,記注能盡誠。
以此蒙恩眷,顧命配享行。
及予之蒞政,倚任原非輕。
時時有贊襄,休哉國之楨。
懸車回故里,乞言定後榮。
斯乃不信吾,此念詎宜萌。
臧武仲以防,要君聖所評。
薄懲理固當,以示臣道貞。
後原與配食,遺訓敢或更。
求享彼過昭,仍享吾意精。
斯人而有知,猶應感九京。
參考注釋
懸車
(1).形容險阻。 唐 杜甫 《提封》詩:“借問懸車守,何如儉德臨。” 仇兆鰲 註:“即所謂在德不在險。”參見“ 懸車束馬 ”。
(2).古代記時的名稱。指黃昏前一段時間。《淮南子·天文訓》作“縣車”。 三國 魏 繆襲 《輓歌詩》:“白日入 虞淵 ,懸車息駟馬。” 明 何景明 《古冢賦》:“哀懸車之莫察兮,怨脩夜之不晨。”
(3).致仕。古人一般至七十歲辭官家居,廢車不用,故云。 漢 班固 《白*虎通·致仕》:“臣年七十懸車致仕者,臣以執事趨走為職,七十陽道極,耳目不聰明,跂踦之屬,是以退老去避賢者……懸車,示不用也。”《舊唐書·李百藥傳》:“及懸車告老,怡然自得。” 清 方文 《蕭先生六十》詩:“華簪曾佐大長秋,六十懸車未白頭。”
(4).借指七十歲。《周書·韋孝寬傳》:“ 孝寬 每以年迫懸車,屢請致仕。”
(5).指隱居不仕。《後漢書·陳寔傳》:“時三公每缺,議者歸之,累見徵命,遂不起,閉門懸車,棲遲養老。” 清 施閏章 《送孫豹人舍人歸揚州序》:“士不充詘於富貴,不隕穫於貧賤,雖有蒲輪之徵,不改懸車之素,可謂皭然無忝處士者也。”
故里
舊時的門巷故居。指故鄉,老家
早思歸故里,華發等閒生。——唐· 李中《送人南遊》
乞言
(1).古代帝王及其嫡長子養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人,以便向他們求教,叫乞言。《禮記·文王世子》:“凡祭與養老乞言合語之禮,皆小樂正詔之於東序。” 鄭玄 註:“養老乞言,養老人之賢者,因從乞善言可行者也。”《晉書·王祥傳》:“天子幸太學,命 祥 為三老。 祥 南面几杖,以師道自居。天子北面乞言, 祥 陳明王聖帝君臣政化之要以訓之。” 唐 顏真卿 《廣平文貞公宋公神道碑銘》:“方崇乞言之典,以極師臣之敬。”
(2).泛指請求教言。 晉 葛洪 《抱朴子·君道》:“傾下以納忠,聞逆耳而不諱,廣乞言於誹謗,雖委抑而不距。” 唐 王維 《大德淨覺禪師碑銘序》:“乞言於無説,請益於又損。” 金 王若虛 《滹南詩話》卷下:“ 蕭閒 自 鎮陽 還兵府,贈離筵乞言者雲……” 清 姚瑩 《從祖惜抱先生行狀》:“知先生不再出矣;臨行乞言,先生曰:‘諸君皆欲讀人未見之書,某則願讀人所常見書耳。’”
乾隆名句,懷舊詩十三首·其五·故大學士張廷玉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