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朱敦儒的《好事近·漁父詞》
全文:
其一搖首出紅塵,醒醉更無時節。
活計綠蓑青笠,慣披霜沖雪。
晚來風定釣絲閒,上下是新月。
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鴻明滅。
其二眼裡數閒人,只有釣翁瀟灑。
已佩水仙宮印,惡風波不怕。
此心那許世人知,名姓是虛假。
一棹五湖三島,任船兒尖耍。
其三漁父長身來,只共釣竿相識。
隨意轉船回棹,似飛空無跡。
蘆花開落任浮生,長醉是良策。
昨夜一江風雨,都不曾聽得。
其四撥轉釣魚船,江海盡為吾宅。
恰向洞庭沽酒,卻錢塘橫笛。
醉顏禁冷更添紅,潮落下前磧。
經過子陵灘畔,得梅花訊息。
其五猛向這邊來,得個信音端的。
天與一輪釣線,領煙波千億。
紅塵今古轉船頭,鷗鷺已陳跡。
不受世間拘束,任東西南北。
其六短棹釣船輕,江上晚煙籠碧。
塞雁海鷗分路,占江天秋色。
錦鱗撥剌滿籃魚,取酒價相敵。
風順片帆歸去,有何人留得?
參考注釋
錦鱗
(1).魚的美稱。 南朝 宋 鮑照 《芙蓉賦》:“戲錦鱗而夕映,曜繡羽以晨過。” 宋 范仲淹 《岳陽樓記》:“沙鷗翔集,錦鱗游泳。” 明 卓爾堪 《近青堂》詩:“獨向晴江破寂寥,錦鱗潑剌戲春潮。”
(2).指傳說中的鯉魚。 元 無名氏 《契約文字》第二折:“指望待躍錦鱗,過 禹 門,纔是俺男兒發憤,終有日際會風雲。” 明 高明 《琵琶記·才俊登程》:“乘桃浪,躍錦鱗,一聲雷動過 龍門 。”參見“ 錦鯉 ”。
(3).見“ 錦鱗書 ”。
撥剌
(1).不正貌。謂琴弦壓軫,聲音走調。《淮南子·修務訓》:“琴或撥剌枉橈。” 高誘 註:“撥剌,不正也。”
(2).張弓貌。《後漢書·張衡傳》:“彎威弧之撥剌兮,射 嶓冢 之封狼。” 李賢 註:“撥剌,張弓貌也。”撥,《文選·張衡<思玄賦>》作“拔”。
(3).亦作“ 撥喇 ”。象聲詞。 唐 顧況 《李供奉彈箜篌歌》:“腕頭花落舞製裂,手下鳥驚飛撥剌。”《西遊記》第二一回:“ 靈吉菩薩 將飛龍寳杖丟將下來,不知念了些甚么咒語,卻是一條八爪金龍,撥喇的輪開兩爪,一把抓住妖精,提著頭,兩三捽,捽在山石崖邊,現了本相。”
(4).魚尾撥水聲。喻魚疾游。 唐 李邕 《國清寺碑序》:“暢撥剌以掉尾,恣噞喁而鼓腮。” 唐 杜甫 《漫成一絕》:“沙頭宿鷺聯拳靜,船尾跳魚撥剌鳴。” 宋 馬純 《陶朱新錄》:“一邊鱗肉與骨皆無,獨其首全,與二魚並游水中,但其游差緩,不復有揚鬣撥剌之勢。”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於子游》:“秀才亦不知大王何人,送至鷁首,躍身入水,撥剌而去,乃知為魚妖也。”
酒價
(1).酒的價格。 唐 鄭谷 《輦下冬暮詠懷》:“煙含紫禁花期近,雪滿 長安 酒價高。” 宋 史繩祖 《學齋佔畢·酒價緋魚》:“ 丁謂 參知政事, 真宗 嘗問 唐 酒價幾何, 謂 對以每升三十。上曰:‘何以知?’ 謂 引 杜 詩云:‘速來相就飲一斗,恰有三百青銅錢。’上喜其對。”
(2).指酒資,買酒錢。 唐 杜甫 《屏跡》詩之三:“年荒酒價乏,日併園蔬課。”
相敵
(1).相當;相匹。 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文體相似》:“蓋惟才力足以相敵,故即能用其體也。”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二章第五節:“原來諸道節度使、觀察使,多託名軍用,派人到 揚州 開設店鋪,經營商業,官勢再加軍勢,不僅普通商人受損,就是王公、朝官也不能相敵。”
(2).互相敵對。 梁啓超 《新民說》十三:“苟其內相敵焉,則其羣未有不為外敵所摧陷而夷滅者也。”
觀察敵情。《孫子·行軍》:“凡處軍相敵:絶山依谷,視生處高,戰隆無登,此處山之軍也。”
朱敦儒名句,好事近·漁父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