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同安寺原文
山暝客初到,雨餘雲尚屯。
長廊響僧唄,涼月耿松門。
踐境知心遠,背塵惟佛尊。
道人暗不語,真覺我言煩。
詩詞問答
問:宿同安寺的作者是誰?答:李彭
問:宿同安寺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宿同安寺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李彭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彭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元韻
2. 豫章本作喑
參考注釋
長廊
(1) 一般為有頂的通道,尤指通到分隔間或房間的通道
(2) 有頂的遊廊
(3) 北京頤和園的遊廊
涼月
(1).秋月。 南朝 齊 謝朓 《移病還園示親屬》詩:“停琴佇涼月,滅燭聽歸鴻。” 宋 蘇舜欽 《和彥猷晚宴明月樓》之二:“緑楊有意簷前舞,涼月多情海上來。” 清 納蘭性德 《河瀆神》詞:“涼月轉雕闌,蕭蕭木葉聲乾。”
(2).七月的異名。《事物異名錄·歲時·七月》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七月曰首秋、初秋、上秋、肇秋、蘭秋、涼月。”
松門
(1).謂以松為門;前植松樹的屋門。 唐 王勃 《游梵宇三覺寺》詩:“蘿幌棲禪影,松門聽梵音。” 宋 陸游 《書懷絕句》之一:“老僧曉出松門去,手挈軍持取澗泉。” 清 黃鷟來 《秋日雨晴》詩:“松門落葉深,竹徑寒香靜。”
(2).指 松門山 。 南朝 宋 謝靈運 《入彭蠡湖口》詩:“攀崖照石鏡,牽葉入 松門 。”《清一統志·江西南昌府一》:“ 松門山 在 新建縣 北二百十五里。《寰宇記》:‘其山多松,北臨 大江 及 彭蠡湖 。山有石鏡,光明照人。’”
(3).指 松門峽 。 唐 杜甫 《返照》詩:“荻岸如秋水, 松門 似畫圖。” 仇兆鰲 註:“《十道志》:‘ 松門峽 ,在 夔州 。’”
踐境
身臨其境。《宋書·武帝紀中》:“近因戎役,來涉二州,踐境親民,愈見其瘼。”《梁書·張緬傳》:“既踐境以思人,彌流連其無已。”
心遠
(1).心情超逸;胸懷曠達。 三國 魏 嵇康 《琴賦》:“體清心遠,邈難極兮。” 晉 陶潛 《飲酒》詩之五:“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明 陳汝元 《金蓮記·聞繫》:“不獨江天解空闊,地偏心遠似 陶潛 。”
(2).智慮深遠。 宋 王應麟 《困學紀聞·評詩》:“有問心遠之義於 胡文定公 者,公舉 上蔡 語曰:‘莫為嬰兒之態,而有大人之器;莫為一身之謀,而有天下之志;莫為終身之計,而有後世之慮。’此之謂心遠。”
(3).感情疏遠。《 * 詞話》第三八回:“到如今當面對語,心隔千山,隔著一堵牆,咫尺不得相見,心遠路非遙。”
道人
(1)
(2) 舊時對道士的尊稱
(3) 稱道教徒為道人
(4) 和尚的舊稱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宿同安寺原文_宿同安寺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