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近·漁父詞

作者:朱敦儒 朝代:宋代

好事近·漁父詞原文

其一

搖首出紅塵,醒醉更無時節。活計綠蓑青笠,慣披霜沖雪。

晚來風定釣絲閒,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鴻明滅。

其二

眼裡數閒人,只有釣翁瀟灑。已佩水仙宮印,惡風波不怕。

此心那許世人知,名姓是虛假。一棹五湖三島,任船兒尖耍。

其三

漁父長身來,只共釣竿相識。隨意轉船回棹,似飛空無跡。

蘆花開落任浮生,長醉是良策。昨夜一江風雨,都不曾聽得。

其四

撥轉釣魚船,江海盡為吾宅。恰向洞庭沽酒,卻錢塘橫笛。

醉顏禁冷更添紅,潮落下前磧。經過子陵灘畔,得梅花訊息。

其五

猛向這邊來,得個信音端的。天與一輪釣線,領煙波千億。

紅塵今古轉船頭,鷗鷺已陳跡。不受世間拘束,任東西南北。

其六

短棹釣船輕,江上晚煙籠碧。塞雁海鷗分路,占江天秋色。

錦鱗撥剌滿籃魚,取酒價相敵。風順片帆歸去,有何人留得?

詩詞問答

問:好事近·漁父詞的作者是誰?答:朱敦儒
問:好事近·漁父詞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朱敦儒的名句有哪些?答:朱敦儒名句大全

注釋

注釋

⑴撥剌:活魚振鰭潑尾之態。

⑵相敵:相抵。

詩文賞析

第一首(“搖首出紅塵”)開頭一句表明自己放棄官場生活的堅決。“搖首”二字很形象,既對“紅塵”否定,又不置一辭,這是一種輕蔑不屑的態度,亦如杜甫《送孔巢父謝病歸游江東》詩所云“巢父掉頭不肯住,東將入海隨煙霧”之意。何以如此,詞人未點破,緊接的一句只把原因推到自己的志趣與官場格格不入。一旦“搖首出紅塵”,作了個煙波釣徒,才能“醒醉更無時節”。這兩句語言明快質樸,同時又極傳情,一種超脫塵世的輕快感溢於言表。三、四句則進而寫漁父生活,兼具張志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詞和柳宗元《江雪》詩之意。這裡,漁父生涯既不全然像“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寫的那樣浪漫,又不全像“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3]”寫的那樣苦寒。“綠蓑青笠”,白鷺桃花,“披霜沖雪”,獨釣寒江,都是詞人恬淡自適的慣常生活狀態。後片切然個斷面,進一步表現閒適生活的可愛。江湖上也有風浪,但與官場風波比較,則顯得可愛多了。而到“晚來風定”時候,更有一番景致:新月當空,釣絲不動,水平如鏡,上下天光,表里澄徹。作者用洗鍊的筆墨勾勒出一幅清雅的圖畫。“釣絲閒”、“上下是新月”,寫水靜,空靜,一切皆靜的周圍環境。而這幅靜態的畫面上,作者最後加上奇妙的一筆——一隻縹緲的孤鴻,明滅於遠空,那是靜的背景上的一個動點,而它的動感不是來自位置的移動而是來自光線的變化。這畫境還具有一種象徵的意義:那風平浪靜的江景,顯然是詞人“澄懷”的反映;那“縹緲孤鴻影”,也是一個自由出沒於江上的幽人的寫照。第一首詞上片以抒情起,下片以寫景結,用簡筆勾勒出詞人閒適生活的一個斷面。詞中寫實與象徵手法結合,意境完整高遠而又空靈。

第二首中,詞人將“閒人”與釣翁相比,眼光投向紅塵之中。“已佩水仙宮印,惡風波不怕。”詞人之心已經超脫俗世,因為世間一切皆為虛名。倒不如暢快想像自己掛著水仙宮的配印,憑著一棹漂游五湖三島,任船兒尖耍。

凡塵一切不為擾,第三首“漁父長身來”,只需一魚竿相伴,任蘆花開落,只求長醉不醒,連一夜風雨聲都不曾聽得,那還管他世間煩雜,真是落得個清爽乾淨。

其四,江海為宅,醉顏禁冷,沽酒要上洞庭,潮落要下前磧,“經過子陵灘畔,得梅花訊息”,漁父之生活閒適逍遙可見一斑。清·陳廷焯《雲韶集》有評:“一葦航之,飄飄欲仙”,又:“結兩句靜中有動,妙合天機,然亦公晚遇之兆”,此“晚遇之兆”與第二首“已佩水仙宮印”到也吻合。

還有晚煙籠碧,雁鷗分路,點綴江天秋色;更有“錦鱗撥剌滿籃魚,取酒價相敵”的閒情閒致,片帆歸去,何人留得,仙人仙境,渾然一體。於是作者再一次的感慨,“紅塵今古轉船頭,鷗鷺已陳跡。不受世間拘束,任東西南北。”

第六首(“短棹釣船輕”)上片描寫打魚歸來江上的景色。“短棹”二句,在晚煙籠罩的遼闊江面上自己的釣船悠悠劃來,槳短舟輕,江水清澈碧綠。抬頭仰望天空,塞雁與海鷗在天空分飛,平分江天秋色。此二句既點明時間是在秋季,又以天上飛鳥為江景平添一片生機。下片描寫漁父滿載而歸的喜悅和豪情。“錦鱗”二句極為生動地描寫了簍中活魚歡蹦亂跳的景象,錦鱗是視覺印象,魚鱗用一“錦”字,足見其美,透露了詞人對魚兒的喜愛。“撥剌”逼真地描寫活魚振鰭潑尾之態,魚兒的鮮活可想而知。“取酒價相敵”,意謂可將鮮魚換酒,價值相抵。打魚換酒,表現了他的豪飲和曠達。最後“風順”兩句,寫他在江上揚帆隨風而歸,無人可以留住他,暗示自己對無拘無束、自由自在地生活在江上感到十分愜意,誰也阻擋不了他自由生活的決心。詞人筆下漁父的生活悠然自得,實際上寄託了他的理想。遠離人世、放浪不羈,曠達超邁、豪情滿懷,這是詞人的自我寫照,也是他晚年詞作的風格。

詩詞推薦

好事近·漁父詞原文_好事近·漁父詞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