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李孫宸的《答歐子建》
全文:
大隱虛論在市朝,疏慵終自戀漁樵。
亂餘朋舊書緘淚,別後生涯鹿覆蕉。
病色已聞七發起,空齋猶擁百城饒。
著書好就名山業,期爾淩雲獻九霄。
參考注釋
著書
撰寫著作。
就名
成就功名。《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齊 人攻 魯 , 魯 欲將 吳起 , 吳起 取 齊 女為妻,而 魯 疑之。 吳起 於是欲就名,遂殺其妻,以明不與 齊 也。 魯 卒以為將。”
淩雲
直上雲霄。 戰國 楚 宋玉 《小言賦》:“體輕蚊翼,形微蚤鱗,聿遑浮踴,凌雲縱身。”《西京雜記》卷四:“高樹凌雲,蟠紆煩冤。” 宋 蘇軾 《驪山》詩:“復道凌雲接金闕,樓觀隱煙橫翠空。”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論文上·林阜間集》:“草木生於粟粒之萌,及其長大,根莖華實,雖凌雲蔽日,據山蟠地,從初具乎一萌之內,而未嘗自外增益之也。”
九霄
(1).天之極高處;高空。 晉 葛洪 《抱朴子·暢玄》:“其高則冠蓋乎九霄,其曠則籠罩乎八隅。” 唐 武衡 《同幕中諸公送李侍御歸朝》詩:“ 巴 江暮雨連 三峽 , 劍 壁危樑上九霄。” 徐特立 《言立》詩:“丈夫落魄縱無聊,壯志依然抑九霄。”
(2).道家謂仙人居處。《文選·沉約<游沉道士館>詩》:“鋭意三山上,託慕九霄中。” 張銑 註:“九霄,九天仙人所居處也。” 唐 李白 《明堂賦》:“比乎 崑 山之天柱,矗九霄而垂雲。” 王琦 註:“按道書,九霄之名,謂赤霄、碧霄、青霄、絳霄、黅霄、紫霄、練霄、玄霄、縉霄也。一説以神霄、青霄、碧霄、丹霄、景霄、玉霄、琅霄、紫霄、火霄為九霄。” 宋 陸游 《長生觀觀月》詩:“獨倚欄桿吹玉笛,道人不怕九霄寒。”
(3).喻皇帝居處。 唐 杜甫 《臘日》詩:“口脂面藥隨恩澤,翠管銀罌下九霄。”
(4).借指帝王。 唐 包佶 《奉和常閣老晚秋集賢院即事寄贈徐薛二侍郎》詩:“九霄偏眷顧,三事早提攜。” 唐 黃滔 《敷水廬校書》詩:“九霄無詔下,何事近清塵?”
李孫宸名句,答歐子建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