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王士禎的《送邵子湘之登州》
全文:
我聞大九州,香海環其外。
禆海內絡之,萬川勢交匯。
《禹貢》周職方,中央浮芥蒂。
鄒衍不可作,疇與辨茫昧。
昔者始皇帝,東巡極海岱。
海神駕橋樑,大魚射澎湃。
號為秦東門,刻石表朐界。
三山在水下,其事頗奇怪。
邵生列仙儒,遠遊信所屆。
遙飛阜鄉舄,往撫天吳背。
龍蹻陵丹崖,九點菸凝黛。
嶄絕日主祠,夐與之罘對。
日月影動搖,島嶼光破碎。
朝潮激天輪,夕汐裂地肺。
巨鯨若連山,奮鬣雲晝晦。
時見新羅船,墨點空青內。
廣乘渺何所,歸墟誰負戴。
木張悉文雄,髯才更十倍。
歸來述滄溟,始信九州大。
參考注釋
何所
何處。《史記·孝武本紀》:“人皆以為不治產業而饒給,又不知其何所人。” 唐 韓愈 《感春》詩之一:“我所思兮在何所?情多地遐兮徧處處。” 宋 王安石 《胡笳十八拍》:“新人新人聽我語:我所思兮在何所?”
歸墟
亦作“歸虛”。傳說為海中無底之谷,謂眾水匯聚之處。《列子·湯問》:“ 渤海 之東,不知幾億萬里,有大壑焉,實惟無底之谷,其下無底,名曰歸墟。” 張湛 註:“歸墟,或作歸塘。” 明 李東陽 《初預郊壇分獻得南海》詩:“歸虛下有通靈地,廣利中含濟物功。”後喻事物的終結、歸宿。 清 龔自珍 《上清真人碑書後》:“余平生不喜道書,亦不願見道士,以其勦用佛書門面語,而歸墟只在長生。”
負戴
(1).以背負物,以頭頂物。亦謂勞作。《孟子·梁惠王上》:“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宋 曾鞏 《道山亭記》:“負戴者,雖其土人,猶側足然後能進;非其土人,罕不躓也。” 清 王秀楚 《揚州十日記》:“其往來負戴者,俱焦頭爛額,斷臂折脛。”
(2). 漢 劉向 《列女傳·楚接輿妻》: 接輿 躬耕以為食, 楚王 使使者持金百鎰、車二駟往聘迎之。其妻曰:“義士非禮不動,不為貪而易操,不為賤而改行。妾事先生躬耕以為食,親織以為衣,食飽衣暖,據義而動,其樂亦自足矣。若受人重祿,乘人堅良,食人肥鮮,而將何以待之?不如去之。”於是夫負釜甑,妻戴紝器,變名易姓而遠徙,莫知所之。後因以“負戴”指夫妻一起安貧樂道,不慕富貴榮華。 清 錢謙益 《後秋興》詩之一:“負戴相擕守故林,繙經問織意蕭森。” 胡樸安 《生女慰內》詩:“來日祇應同負戴,於今何貴有鬚眉。”
王士禎名句,送邵子湘之登州名句
名句推薦
此恨拚今生,紅豆無根種不成
王鵬運《南鄉子·斜月半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