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嚴靈鷲標台麓,起伏來龍分蜀岡

乾隆香阜寺

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香阜寺》

全文:
鎮過東山蔽芾棠,畫艫卓午泊維揚。
裝嚴靈鷲標台麓,起伏來龍分蜀岡
古佛參來雖似悟,萬民視處祗如傷。
新河十里群商浚,敬上賙貧聽豈妨。

乾隆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裝嚴

謂裝束整齊。《東觀漢記·劉寬傳》:“ 寬 夫人試 寬 意,伺當朝會,裝嚴已訖,使婢奉肉翻污朝衣。婢遽收之, 寬 神色不異,乃徐語曰:‘羹爛汝手。’”

靈鷲

(1).山名。在古 印度 摩揭陀國 王舍城 之東北,梵名 耆闍崛 。山中多鷲,故名。或雲山形像鷲頭而得名。 如來 曾在此講《法華》等經,故佛教以為聖地。又簡稱 靈山 或 鷲峰 。《古詩類苑》卷一○二引 晉 廬山 諸道人《游石門》詩序:“ 靈鷲 邈矣,荒途日隔。” 南朝 宋 謝靈運 《山居賦》:“欽鹿野之華苑,羨 靈鷲 之名山。”自註:“ 靈鷲山 ,説《般若法華》處。” 唐 劉禹錫 《送義舟師卻還黔南》詩:“常説 摩圍 似 靈鷲 ,卻將山屐上丹梯。” 清 譚嗣同 《怪石歌》:“不然 天竺 亡 靈鷲 ,月黑深林歗猨狖。”

(2).山名。即 浙江 杭州 西湖 的 飛來峰 。傳說由 印度 飛來。 宋 蘇軾 《祭柳子玉文》:“頃在 錢塘 ,惠然我覯,相從半歲,日飲醇酎,朝游 南屏 ,莫宿 靈鷲 。” 金 元好問 《雲峽》詩:“飛墮不嫌 靈鷲 小,奇探已覺 太湖 空。” 清 厲鶚 《西林過滿月精舍》詩:“秋蟾圓幾夕, 靈鷲 約同登。”

(3).山名。在 廣東 曲江 北。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溱水》:“ 瀧水 又南歷 靈鷲山 。山本名 虎羣山 ,亦曰 虎市山 ,以虎多暴故也。 晉 義熙 中沙門釋僧 律 葺宇巖阿,猛虎遠跡,蓋 律 仁感所致,因改曰 靈鷲山 。”

(4).山名。在 江西 上饒 東南。一名 靈山 。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江西三·廣信府》:“ 靈山 ,府西北六十里,一名 靈鷲山 。道書第三十三福地,實郡之鎮山也。”

(5).峰名。在 山西 五台山 中台 之東南,亦稱 菩薩頂 。峰有 真容院 ,黃教喇嘛 札薩克 居此。 清 陳夢雷 《擬游五台山不果》詩:“勢控 太行 蟠巨鎮,派分 靈鷲 落曇花。”

起伏

(1)

(2) 上升和下降

散見坡坨起伏間。——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內部鬥爭時有起伏

(3) 比喻感情、關係等起落變化,也指世事興盛衰落

心潮起伏

來龍

(1).舊時堪輿家以山勢為龍,稱其起伏綿亘的姿態為龍脈。來龍,指龍脈的來源。 宋 趙與時 《賓退錄》卷二:“ 朱文公 嘗與客談世俗風水之説,因曰:‘ 冀州 好一風水,雲中諸山來龍也。’”《西遊記》第一回:“此山乃十洲之祖脈,三島之來龍,自開清濁而立,鴻蒙判後而成。” 碧野 《沒有花的春天》第二章:“風水先生用他的生花的口舌對老地主說明了那裡是來龍,那裡是去脈。”

(2).泛指事物的來源。 清 錢謙益 《讀杜小箋下·承聞河北諸道節度入朝歡喜口號絕句》:“學 杜 者專法此等詩,模擬其槎牙突兀,麤皮老乾,以為形似;而不知其敦厚雋永,來龍遠而結脈深之若是也。”

乾隆名句,香阜寺名句

詩詞推薦

裝嚴靈鷲標台麓,起伏來龍分蜀岡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