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驟雨(五月十七日)》
全文:
陰晴屢易灑廉纖,佇澤徘徊愁轉添。
作解忽聞起西北,流膏倏見落櫚檐。
度時惜祗初申過,斸地欣才三寸沾。
豈不慰思仍切望,無端露出遠山尖。
參考注釋
作解
謂解救百姓。 唐 包佶 《慶祀雨師樂章·迎神》:“作解之功,樂惟有年。” 唐 劉禹錫 《代杜司徒謝追贈表》:“陛下應乾御極,作解庇人。” 宋 王禹偁 《賀御樓肆赦表》:“澤流率土,仍推作解之恩。”參見“ 解網 ”、“ 解慍 ”。
西北
方位名,介於西和北之間。特指中國西北部
泰山西北。—— 清· 姚鼐《登泰山記》
流膏
(1).流脂;流出油脂。 晉 木華 《海賦》:“顱骨成岳,流膏為淵。” 宋 梅堯臣 《和蔡仲謀苦熱》:“大熱曝萬物,萬物不可逃;燥者欲出火,液者欲流膏。”
(2).滋潤土壤的雨水。借指恩澤。《管子·度地》:“樹以荊棘,以固其地,雜之以柏楊,以備決水,民得其饒,是謂流膏。” 唐 李鹹用 《同友生春夜聞雨》詩:“此時童叟渾無夢,為喜流膏潤穀芽。”
乾隆名句,驟雨(五月十七日)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