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姚舜諧的《題東掖山承天院》
全文:
面勢崔嵬插鬥牛,東分一掖鎮丹丘。
玉毫金相祖師會,寶帙琅函海藏流。
蒼檜茂林常蔭映,白蓮香社共熏修。
紅塵斷處人難到,俗駕經年始此游。
參考注釋
面勢
亦作“ 面埶 ”。方面;形勢。《周禮·考工記序》:“或審曲面埶,以飭五材,以辨民器。” 鄭玄 注引 鄭司農 曰:“審曲面埶,審察五材曲直方面形埶之宜以治之及陰陽之面背是也。” 孫詒讓 正義:“ 鄭鍔 云:‘審曲者,審其曲也。面埶者,面其埶也。材有曲直,直者不待審而可知,審其曲者,然後見其理之所在。埶有向背,背者不可向以為用,面其埶然後順其體之所向。’……與 先鄭 異,亦通。”後據 鄭 注引申為建築物和自然環境的情勢、外觀、位置。 南朝 梁武帝 《游鍾山大愛敬寺》詩:“面勢周大地,縈帶極長川。” 唐 杜甫 《寄題江外草堂》詩:“敢謀土木麗,自覺面勢堅。” 宋 程大昌 《北邊備對·黃河四大折》:“ 黃河 自 鹽澤 西來,暨達 潼關 ,其面勢所向,凡四大折。”
崔嵬
(1) 有石頭的土山
慎事關門並早歸,眼前恩愛隔崔嵬。——《金*瓶*梅》
(2) 高大;高聳
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雲之崔嵬。——《楚辭·屈原·涉江》
仙峰巔險峻岭崔嵬。——《封神演義》
鬥牛
挑逗牛與牛或牛與人相鬥
丹丘
亦作“ 丹邱 ”。傳說中神仙所居之地。《楚辭·遠遊》:“仍羽人於 丹丘 兮,留不死之舊鄉。” 王逸 註:“ 丹丘 晝夜常明也。”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汳水》:“於是好道之儔自遠方集,或絃琴以歌 太一 ,或覃思以歷 丹丘 。” 唐 韓翃 《同題仙遊觀》詩:“何用別尋方外去,人間亦自有 丹丘 。” 宋 林景熙 《宿台州城外》詩:“荒驛 丹邱 路,秋高酒易醒。” 清 吳偉業 《海市四首次張石平觀察韻》之三:“卻笑 燕 齊 迂怪士,祇知 碣石 有 丹邱 。”
姚舜諧名句,題東掖山承天院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