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李德豐的《舟次毗陵朱定國明府遣使邀至沙馱淹留僧舍存款甚殷瀕行以手制拙集序兼官俸十千錢見遺賦謝》
全文:
明海辭家日,毗陵駐舸時。
郎星百里映,驛使一椷馳。
捧匣渾疑夢,開筒轉覺悲。
先邀十日醉,為拭兩行洟。
別遠那忘會,交真詎獲辭。
舟輕逗急水,夜冷憶朝曦。
淅淅風生岸,滔滔浪拍涯。
入舟神屢喪,脫險氣全疲。
稍籍僧檐日,微溫病客肌。
六年知已面,咫尺故人期。
一見驩難盡,頻過興未移。
銀魚春巳得,沙蛤土偏滋。
看畫雲浮壁,傳觴玉射卮。
墀陰斜臥柳,庭草碧分蘺。
政簡勞民息,官閒隱吏宜。
從來飽經術,不獨在文詞。
痛我肱三折,遭時數屢奇。
高文增氣象,孤憤寄嗟咨。
倒篋傾官俸,封題慰旅羈。
不才甘眾棄,何幸受公知。
拜賜驚隨寵,懷緘涕染頤。
感深惟有淚,情至豈無詩。
馬首行將北,鵬圖奮敢遲。
終同酣帝里,庶足報恩私。
參考注釋
郎星
郎官的美稱。 宋 李劉 《滿庭芳·上程憲卓》詞:“卿月郎星歷遍,都貪把、符竹南來。” 明 高啟 《送鄭都司赴大將軍行營》詩:“後夜軍門知子到,郎星應是近三臺。”參見“ 郎官星 ”。
百里
(1).一百里。謂距離甚遠。《易·震》:“震驚百里,不喪匕鬯。”《詩·大雅·桑柔》:“維此聖人,瞻言百里。”《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將。” 宋 蘇軾 《明君可與為忠言賦》:“心苟無邪,既坐瞻於百里;人思其效,將或錫之十朋。”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二》:“乃知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多有收目前之效而貽後日之憂者,始服 永公 ‘熟慮其後’一言,真‘瞻言百里’也。”
(2).古時諸侯封地範圍。《孟子·萬章下》:“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後用以稱諸侯國。參見“ 百里之命 ”。
(3).亦謂地小。《孟子·公孫丑上》:“然而 文王 ( 周文王 )猶方百里起,是以難也。”《荀子·仲尼》:“故善用之,則百里之國足以獨立矣。”
(4).古時一縣所轄之地。因以為縣的代稱。《漢書·百官公卿表上》:“縣大率方百里。” 漢 蔡邕 《太尉陳公贊》:“公在百里,有西產之惠,賜命方伯,分 陝 餘慶。” 晉 陶潛 《酬丁柴桑》詩:“秉直司聰,惠於百里。” 唐 王勃 《上明員外啟》:“三冬文史,先兆跡於青衿;百里絃歌,即馳芳於墨綬。”
(5).借指縣令。《後漢書·循吏傳·仇覽》:“ 渙 ( 王渙 )謝遣曰:‘枳棘非鸞鳳所棲,百里豈大賢之路。’” 李賢 註:“時 渙 為縣令,故自稱百里也。”《南齊書·文學傳·崔慰祖》:“帝( 明帝 )欲試以百里, 慰祖 辭不就。” 宋 王禹偁 《畬田詞》序:“苟擇良二千石暨賢百里,使化天下之民如斯民之義,庶乎污萊盡闢矣。”
(6).寶劍名。 晉 崔豹 《古今注·輿服》:“ 吳大帝 有寳刀三,寳劍六。寳劍六:一曰白虹……六曰百里。”
(7).複姓。 春秋 秦 有 百里奚 。見《孟子·萬章上》。
驛使
古代驛站傳送朝廷文書者
李德豐名句,舟次毗陵朱定國明府遣使邀至沙馱淹留僧舍存款甚殷瀕行以手制拙集序兼官俸十千錢見遺賦謝名句
名句推薦
殄寇出奇功,一代精忠如此少;御災隆祀典,三瀧血食永無慚
文星瑞《羅定金公祠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