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汪禮約的《詠懷·其一》
全文:
昔余好沖舉,長生懷遠遊。
遠遊與誰期,羨門復浮丘。
揮手謝世人,一舉凌九州。
驅馳未終晏,白日忽西流。
孤雁雲中鳴,萬里去悠悠。
不惜瑤華改,但恐朱光秋。
獨往畢此志,咄咄復何求。
參考注釋
獨往
(1).猶言孤往獨來。謂超脫萬物,獨行己志。 三國 魏 嵇康 《四言贈兄秀才入軍》之十七:“含道獨往,棄智遺身。”《文選·江淹<雜體詩·效許詢“自序”>》:“遣此弱喪情,資神任獨往。” 李善 註:“ 淮南王 《莊子略要》曰:‘江海之士,山谷之人,輕天下,細萬物,而獨往者也。’ 司馬彪 曰:‘獨往,任自然,不復顧世。’” 唐 杜甫 《雨》詩:“浮俗何萬端,幽人有高步。 龐公 竟獨往, 尚子 終罕遇。”參見“ 獨往獨來 ”。
(2).一人前往。《周書·武帝紀下》:“諸將固請還師,帝曰:‘……卿等若疑,朕將獨往。’” 宋 蘇軾 《書李世南所畫秋景》詩之二:“不是溪山曾獨往,何人解作掛猿枝。” 章炳麟 《革命道德論》:“值大事之阽危,則能悍然獨往,以為生民請命。”
咄咄
感慨聲;表示感慨;表示責備或驚詫
咄咄怪事
汪禮約名句,詠懷·其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