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更臨池學,山陰早擅名

乾隆墨妙軒

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墨妙軒》

全文:
苕華勒壁貞,墨妙薈菁英。
遠取東坡義,近規錫麓情。
煙雲相罨護,唐宋與逢迎。
不更臨池學,山陰早擅名

乾隆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不更

(1). 秦 爵名。《左傳·成公十三年》:“﹝ 晉 ﹞獲 秦 成差 及不更 女父 。” 杜預 註:“不更, 秦 爵。”《商君書·境內》:“公爵,自二級已上至不更,命曰卒。”《漢書·百官公卿表上》:“爵:一級曰公士,二上造,三簪裊,四不更。” 顏師古 註:“言不豫更卒之事也。”

(2).不改變。《商君書·墾令》:“迂者不飾,代者不更,則官屬少而民不勞。”

(3).不經,未曾經過。《文選·楊修<答臨淄侯箋>》:“今之賦頌,古詩之流。不更 孔公 ,風雅無別耳。” 呂延濟 註:“更,經也。 脩 言今 植 之賦頌乃與古詩相類,雖不經 孔子 刪定,與《詩》之風雅無異焉。”《宋書·周郎傳》:“宮廟遭不更之酷, 江 服被未有之痛,千里連死,萬井共泣。”

(4).不懂。《新唐書·吳湊傳》:“府中易 湊 貴戚子,不更簿領,每有疑獄,時其將出,則遮 湊 取決,幸蒼卒得容欺。” 宋 王安石 《上杜學士言開河書》:“某愚不更事物之變,備官節下,以身得察於左右。”

不再。 南朝 宋 謝靈運 《還舊園作見顏範二中書》詩:“曩基即先築,故池不更穿。”

臨池

《晉書·衛恆傳》:“ 漢 興而有草書…… 弘農 張伯英 者,因而轉精甚巧。凡家之衣帛,必書而後練之。臨池學書,池水盡黑。”後因以“臨池”指學習書法,或作為書法的代稱。 唐 杜甫 《殿中楊監見示張旭草書圖》詩:“有練實先書,臨池真盡墨。” 宋 蘇軾 《石蒼舒醉墨堂》詩:“不須臨池更苦學,完取絹素充衾裯。” 明 沉德符 《敝帚軒剩語·名臣通畫學》:“前代名臣能臨池者多矣,鮮有以畫名者。” 清 葉名灃 《橋西雜記·黃忠端書孝經卷》:“夫人善臨池,代公作行草,幾奪真。” 呂叔湘 《漢字和拼音字的比較》:“書法一項,確是一種藝術。但是這是要有寫字的天分的人,再加上十年臨池的工夫,才會有成就的。” 孫犁 《秀露集·耕堂讀書記》三:“日記抄得很工整,字型遒勁,也可作臨池之用。”

山陰

山坡背陰的一面;山的北側

擅名

(1).僭越名分。《韓非子·外儲說右下》:“入 齊 則獨聞 淖齒 而不聞 齊王 ,入 趙 則獨聞 李兌 而不聞 趙王 。故曰:人主不操術,則威勢輕而臣擅名。”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竹林》:“司馬 子反 為其君使,廢君命,與敵情,從其所請,與 宋 平,是內專政而外擅名也。專政則輕君,擅名則不臣。”

(2).享有名聲。《晏子春秋·問上四》:“是上獨擅名,而利下流也。” 唐 錢起 《送陸贄擢第還蘇州》詩:“鄉路歸何早, 雲間 喜擅名。”《二刻拍案驚奇》卷二:“ 妙觀 道:‘奴家偶以小藝擅名國中,不想遇著高手。’”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二·杜律細》:“ 蕪湖 蕭尺木 雲從 ,以畫擅名 江 左。”

乾隆名句,墨妙軒名句

詩詞推薦

不更臨池學,山陰早擅名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