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光原文
玉露契金秋,日增日以稠。
為霜猶遲結,見睍忽傾流。
大小驪珠閃,輝煌火齊浮。
銅仙隨處是,漢武笑迂謀。
詩詞問答
問:露光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露光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露光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尤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十六
2. 去聲
參考注釋
玉露
(1).指秋露。 南朝 齊 謝朓 《泛水曲》:“玉露沾翠葉,金風鳴素枝。” 唐 杜甫 《秋興》詩之一:“玉露凋傷楓樹林, 巫山 巫峽 氣蕭森。”《水滸傳》第三十回:“炎威漸退,玉露生涼;金風去暑,已及深秋。” 王大覺 《題顧悼秋悼秋盦圖》詩:“簾外銀河淡,琴邊玉露清。”
(2).喻美酒。 元 顧瑛 《水調歌頭·桂》詞:“金粟綴仙樹,玉露浣人愁。誰道買花載酒,不似少年游。” 清 方文 《偶過玉海小飲》詩:“火燒玉露色香減,蜜浸人蓡風味嘉。”
金秋
秋季。 清 魏源 《華山詩》之一:“金秋嚴肅氣,凜然不可容。”《人民文學》1981年第1期:“金秋到了,我沐著溫暖的陽光來到蘋果梨樹下。”
大小
(1) 大小的程度,大與小,大或小
國家不論大小,應該一律平等
(2) 尊卑或長幼
說話沒個大小
(3) 大人和小孩
全家大小五口
(4) 物體的大小
計量箱子的大小
驪珠
(1).寶珠。傳說出自驪龍頷下,故名。《莊子·列禦寇》:“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淵,而驪龍頷下。” 唐 溫庭筠 《蓮浦謠》:“荷心有露似驪珠,不是真圓亦搖盪。” 明 劉兌 《嬌紅記》:“紅牙緩引驪珠串,個個一般圓。” 清 卓爾堪 《海市歌》:“龍女仙衣湘水裙,掌上驪珠弄明月。”
(2).比喻珍貴的人或物。《南齊書·倖臣傳論》:“長主君世,振裘持領,賞罰事殷,能不踰漏,宮省咳唾,義必先知。故能窺盈縮於望景,獲驪珠於龍睡。” 唐 元稹 《贈童子郎》詩:“ 楊公 莫訝清無業,家有驪珠不復貧。” 清 陳其元 《庸閒齋筆記·解元抄襲陳文》:“主司閲文,合意者少,至十八日猶未定元。外舅適得一卷,大喜,以為獨得驪珠矣。”《孽海花》第十三回:“這回 章自蜚 、 聞韻高 都沒有中,驪珠已失,所得都是鱗爪罷了。”
(3).楊梅的別名。 清 厲荃 《事物異名錄·果蓏·楊梅》:“ 陸游 詩:‘未愛滿盤堆火齊,先驚探頷得驪珠。’按,謂楊梅也。”
(4).龍眼的別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果三·龍眼》。
輝煌
(1) 光輝燦爛的
燈火輝煌
(2) 傑出的;燦爛的
輝煌的文化
火齊
火齊湯,一種清火、治腸胃病的湯藥。齊,同“劑”
火齊之所及也。——《韓非子·喻老》
銅仙
“ 金銅仙人 ”的省稱。《三輔黃圖·建章宮》:“ 神明臺 在 建章宮 中,祀仙人處,上有銅仙舒掌捧銅承雲表之露。” 宋 王沂孫 《齊天樂·蟬》詞:“銅仙鉛淚似洗,嘆攜盤去遠,難貯零露。” 清 吳偉業 《送少司空傅夢禎還嵩山》詩:“銅仙露冷春門草,玉女臺荒洞口沙。” 吳翌鳳 註:“ 任昉 《述異記》:‘ 魏明帝 詔宮官西取 漢武帝 捧露盤仙人,欲置前殿,既拆盤,臨行泣下。’” 清 遯廬 《童子軍》第十一出:“不料銅仙欲泣,石馬長哀。”參見“ 金銅仙人 ”。
隨處
到處;處處
只要有一粒種了,它就不擇地勢,不畏嚴寒酷熱,隨處茁壯地生長起來了。——《松樹的風格》
漢武
漢武帝 劉徹 的省稱。 晉 郭璞 《遊仙》詩之六:“ 燕昭 無靈氣, 漢武 非仙才。” 唐 李白 《大獵賦》:“雖 秦皇 與 漢武 兮,復何足以爭雄?” 魯迅 《墳·看鏡有感》:“ 漢武 通 大宛 、 安息 。”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兩鶴忽飛因客到,一牛方病得妻醫高翥《寄林徽君》
- 振策遵城曲,逍遙寫煩襟韓維《初春吏隱堂作》
- 慘慘諸山暮,寥寥老樹空
- 五字當還靖節,數行誰似高閒
- 陸離橫寶劍,出沒驚徂旃虞羽客《雜曲歌辭。結客少年場行》
- 不堪耆舊凋零盡,淚到南塘覺盡傾王邁《挽趙南塘尚書汝談二首》
- 夫差昔好戰,戈矛臨越陲蔡襄《姑胥行》
- 莫把仙娥相比擬,合將君子為平章楊公遠《荷花》
- 月下風前,偷期竊會,共把衷腸分付杜安世《剔銀燈》
- 流匙滑玉粒,雕胡不在供李新《蕎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