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上元鐙詞·其二》
全文:
祀虔太一祝蠶桑,粥鼎應知百倍常。
我意愚多聖賢少,大亨養不計其方。
參考注釋
太一
亦作“ 太乙 ”。1.即道家所稱的“道”,古指宇宙萬物的本原、本體。《莊子·天下》:“建之以常無有,主之以太一。” 成玄英 疏:“太者廣大之名,一以不二為稱。言大道曠盪,無不制圍,括囊萬有,通而為一,故謂之太一也。”《呂氏春秋·大樂》:“道也者,至精也,不可為形,不可為名,彊為之(名),謂之太一。” 唐 吳筠 《聽尹鍊師彈琴》詩:“至樂本太一,幽琴和乾坤。”
(2).古代指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氣。《孔子家語·禮運》:“夫禮必本於太一。” 王肅 註:“太一者,元氣也。” 南朝 宋 朱昭之 《難夷夏論》:“道法則采餌芝英,餐霞服丹,呼吸太一,吐故納新。” 唐 馬湘 《登杭州秦望山》詩:“太乙初分何處尋,空留歷數變人心。”
(3).天神名。 戰國 宋玉 《高唐賦》:“醮諸神,禮 太一 。”《史記·封禪書》:“天神貴者 太一 。” 司馬貞 索隱引 宋均 云:“ 天一 、 太一 ,北極神之別名。” 唐 穀神子 《博異志·敬元穎》:“昨夜子時已朝 太一 矣。” 清 吳偉業 《海市》詩之一:“仙人 太乙 祀 東萊 ,不信 蓬 瀛 此地開。”
(4).星名。即帝星。又名北極二。因離北極星最近,故 隋 唐 以前文獻多以之為北極星。《星經》卷上:“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 南朝 梁 沉約 《梁雅樂歌·皇雅二》:“華蓋拂紫微,勾陳繞太一。” 元 張可久 《折桂回·紫微樓上右平章索賦》曲:“鎮 錢塘 太乙勾陳,玉柱擎天,綉袞生春。” 清 曹寅 《暢春苑張燈賜宴歸舍恭紀》詩之三:“光浮太乙照千門,徧召陽和布密恩。”參閱《史記·天官書》、《晉書·天文志上》。
(5).山名。《文選·張衡<西京賦>》:“於前則 終南 太一 。” 李善 註:“《漢書》曰: 太一山 ,古文以為 終南 。《五經要義》曰: 太一 一名 終南山 ,在 扶風 武功縣 。此雲 終南 太一 ,不得為一山明矣。蓋 終南 ,南山之總名。 太一 、一山之別號耳。” 唐 王維 《終南山》詩:“ 太乙 近天都,連山到海隅。”
蠶桑
養蠶與種桑。《管子·山權數》:“民之通於蠶桑,使蠶不疾病者,皆置之黃金一斤,直食八石。”《後漢書·東夷傳·三韓》:“土地肥美,宜五穀。知蠶桑,作縑布。” 宋 范成大 《夏日田園雜興》詩之五:“今年幸甚蠶桑熟,留得黃絲織夏衣。” 清 戴名世 《庚辰浙行日記》:“蓋東南蠶桑之盛,莫過於 湖州 。”
百倍
(1).一百倍。形容倍數極高。《管子·度地》:“天地和調,日有長久,以此觀之,其利百倍。”《韓詩外傳》卷五:“挾百倍之欲而求有盡之財,是 桀 紂 之所以失其位也。” 宋 蘇洵 《權書·六國》:“ 秦 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 秦 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 茅盾 《子夜》四:“這裡 曾滄海 暗暗匿笑,佩服自己的外交手腕,再躺到煙榻上,精神百倍地燒起一個很大的煙泡來。”
(2).牛膝的別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五·牛膝》。
乾隆名句,上元鐙詞·其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