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劉紹的《樓桑地故宅近廟》
全文:
落景被層阿,崇朝悵行邁。
停驂得遺廟,瞻仰時再拜。
中堂神物憑,古壁蟲蘚壞。
龍袞尚依然,英風緬如在。
因思炎祚微,四海嘆橫潰。
斯地產斯人,含弘際光大。
淒其志興復,飛羽才敵愾。
天命苟不違,曹瞞豈其對。
我來千載後,感激魚水會。
喬林動靈飆,陰洞秘玄怪。
尚想樓桑存,童童狀車蓋。
時危兵革浩,往蹇昧前戒。
英傑孰可期,陳詞致深酹。
參考注釋
兵革
(1).兵器和甲冑的總稱。泛指武器軍備。《周禮·地官·酇長》:“若作其民而用之,則以旗鼓兵革帥而至。”《禮記·禮運》:“冕弁兵革,藏於私家,非禮也,是謂脅君。” 鄭玄 註:“兵革,君之武衛及軍器也。” 孔穎達 疏:“是國家防衛之器。”《韓非子·解老》:“凡兵革者,所以備害也。”《戰國策·秦策一》:“朞年之後,道不拾遺,民不妄取,兵革大強。” 宋 陳亮 《酌古論四·封常清》:“古之善用兵者,士卒雖精,兵革雖鋭,其勢雖足以扼敵人之喉而蹈敵人之膺,而未嘗敢輕也。”
(2).指戰爭。《詩·鄭風·野有蔓草序》:“君之澤不下流,民窮於兵革。”《陳書·虞寄傳》:“且兵革已後,民皆厭亂。” 宋 蘇軾 《策略一》:“國家無大兵革幾百年矣。” 清 沉初 《西清筆記·紀典故》:“ 崇禎 末,兵革擾亂,帝於宮中習學騎馬,左右扶掖以上,不數步即墜。” 梁啓超 《中國地理大勢論》:“ 中國 ,干戈之國也。統覽數千年之史乘,其三十載不見兵革者殆希。”
往蹇
謂前往則遇難。《易·蹇》:“初六:往蹇來譽。” 孔穎達 疏:“往則遇難。” 唐 柳宗元 《柳州謝上表》:“幸躡康衢,意非往蹇。”集注引 孫汝聽 曰:“言往則遇難,來則得譽,且得位也。”
前戒
以往的教訓。《後漢書·明帝紀》:“永覽前戒,竦然兢懼。”
劉紹名句,樓桑地故宅近廟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