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釋明本的《船居十首(錄四。己酉舟中作。)·其二》
全文:
水光沈碧駕船時,疑是登天不用梯。
魚影暗隨篷影動,雁聲遙與櫓聲齊。
幾回待月停梅北,或只和煙系柳西。
萬里任教湖海闊,放行收住不曾迷。
參考注釋
水光
水面映現出的光色。 南朝 梁 江淹 《悼室人》詩之七:“階前水光裂,樹上雪花團。” 宋 蘇軾 《前赤壁賦》:“白露橫江,水光接天。”《孽海花》第六回:“﹝ 雯青 ﹞把船窗推開,只見白茫茫一片水光。” 許地山 《綴網勞蛛·黃昏後》:“從秋的夕陽渲染出來等等的美麗已經布滿前路:霞色、水光、潮音、谷響、草香等等。”
沈碧
亦作“沉碧”。深綠色。 清 俞樾 《茶香室續鈔·旃檀佛像始末》:“叩之,聲若金石,入水不濡,輕如髹漆,晨昏寒暑,其色不一,大抵近於沉碧。” 沙汀 《困獸記》一:“茶社面前橫著一條寬大的河流。它幾乎是乾枯的,只有一些連續不斷的沉碧的深潭。”
登天
(1).升天。《左傳·成公十年》:“小臣有晨夢負公以登天。”《莊子·大宗師》:“孰能登天游霧,撓挑無極;相忘以生,無所終窮?”《宋史·神宗紀一》:“ 嘉祐 八年侍 英宗 入居 慶寧宮 ,嘗夢神人捧之登天。”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一編第五章第九節:“ 秦國 西有 儀渠國 ,父母死,火燒遺體,稱為登天。”
(2).指登帝位。《素問·上古天真論》:“昔在 黃帝 ,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登天,迺問於天師曰:‘余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人將失之耶?’” 王冰 註:“ 黃帝 後鑄鼎於 鼎湖山 ,鼎成而白日升天。” 清 俞樾 《內經辨言》:“成而登天,謂登天位也。《易·明夷》傳曰:‘初登於天,照四國也。’可説此經登天之義。故下文即云:‘迺問於天師。’迺者承上之詞,見 黃帝 既登為帝,乃發此問也。”
(3).指成仙。 晉 葛洪 《抱朴子·對俗》:“若幸可止家而不死者,亦何必求於速登天乎?”
(4).比喻極難。《孟子·盡心上》:“道則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 金 元好問 《跋閒閒自書樂善堂詩》:“從善如登天,從惡如棄屣,而於趨舍乖,知之不審耳。”《水滸傳》第七二回:“花魁的風流聲價,播傳寰宇,求見一面,如登天之難,何況親賜酒食。”《紅樓夢》第十回:“你如今要鬧出了這個學房,再想找這么個地方兒,我告訴你説罷,比登天的還難呢!”
不用
用不著,不必
不用你管這事
你留步吧,不用下去了
釋明本名句,船居十首(錄四。己酉舟中作。)·其二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內子姚夫人七十初度·其一
方鶴齋〔清代〕玉山自倒觸愁因,痼疾訛傳竟失真。肥馬輕裘皆腐草,病夫天與鶴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