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劉摯的《送客渚宮歸至學舍覽君佩獨登城樓詩次韻奉和》
全文:
淵明田蕪猶未歸,胡為簿領甘沈迷。
樂時選勝豈無意,政值一春風雨淒。
但宜夜幾守黃卷,酸寒擁鼻燈火低。
盛陽充發破陰沴,幾日天氣回慘悽。
朝來送客過楚渚,平湖綠淨凝玻瓈。
乍驚物象豁塵眼,亦有亭榭堪攀躋。
草光浮浮古岸北,花氣靄靄層台西。
杯盤共坐蔭清樾,歌笑起行循大堤。
鳧雛鷺子漾淺曲,絕勝乳燕巢深閨。
幽尋踽踽不自覺,城陰步滑猶春泥。
心閒漫隨流水遠,境靜卻憎幽鳥啼。
何時短艇弄明月,安得巨筆凌長霓。
歸來學舍坐搔首,外物何足乾天倪。
闊疏但愧事業淺,剛褊分與時俗暌。
如君年少喜學問,青雲萬里端可梯。
城頭新篇真自得,豈假朋友相招攜。
我亦林泉偶尋勝,因君成詠初無題。
登高能賦子之職,敢以城闕譏挑兮。
參考注釋
物象
(1).外界事物。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耽虛好靜,羨此永生,獨馳思於天雲之際,無物象而能傾。”
(2).物體的形象;事物的現象。 晉 王謐 《答桓太尉難》:“良以冥本幽絶,非物象之所舉;運通理妙,豈粗跡之能酬?”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洛水》:“北歷 覆釜堆 東,蓋以物象受名矣。”《文獻通考·經籍九》:“ 漢 魏 間人所為文,名有‘連珠’者,其聯貫物象以達己意。” 清 劉大櫆 《<張秋浯詩集>序》:“乃縈情於歌詠,寄志乎風騷,比擬辭華,雕鏤物象。” 葉聖陶 《隔膜·阿菊》:“他的視官不能應接這許多活動不息的物象。”
(3).文藝作品所創造的典型形象。 郭沫若 《就目前創作中的幾個問題答<人文>編者問》:“像 魯迅 筆下的 阿Q 就是‘生活中由可憎亦復可憐的偏狹觀念所造成的卑鄙可恥的物象’的集大成,但 魯迅 的主旨是叫我們必須加以毀滅。”
(4).景物,風景。 唐 杜牧 《題吳興消暑樓十二韻》:“晴日登攀好,危樓物象饒。” 宋 梅堯臣 《依韻和晏相公》:“一為清 潁 行,物象頗所覽。” 清 陳恭尹 《早發新塘浦舟中作》詩:“物象交晦明,峯雲屢開闔。”
(5).物候現象。《人民日報》1959.11.9:“號召全台總動員,人人獻農諺,人人觀天象、看物象,人人參加整理資料,人人做預報。”
亭榭
亭閣台榭。 南朝 齊 謝朓 《三日侍宴曲水代人應詔》詩:“極望天淵,曲阻亭榭。” 唐 馮贄 《雲仙雜記》卷四:“ 霍定 與友生游 曲江 ,以千金募人竊貴族亭榭中蘭花插帽。” 清 龔自珍 《調笑》詞之一:“花下,花下,金碧朝陽亭榭。”
攀躋
亦作“ 攀隮 ”。猶攀登。 三國 魏 劉劭 《人物誌·體別》:“休動磊落,業在攀躋,失在疏越。” 唐 孟郊 《和皇甫判官游琅琊溪》:“唯當清宵夢,髣髴願攀躋。” 宋 陸游 《宿上清宮》詩:“盤蔬采掇多靈藥,閣道攀隮出半空。” 清 戴名世 《<野香亭詩集>序》:“余讀相國之詩,雄健峭削,如長松千尋,孤峯萬仞,而不可攀躋也。” 康有為 《大同書》乙部第二章:“自平原以至山巔,必經山麓之攀躋乃能登焉。”
劉摯名句,送客渚宮歸至學舍覽君佩獨登城樓詩次韻奉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