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牛燾的《麗江古城雪景(庚子年二月二十九日雨雪平尺)》
全文:
山城二月春正寒,香霧濛濛露未乾。
東風釀雨還釀雪,落皚滿地玉欄桿。
銀床金井埋鴛甃,萬瓦曉失魚鱗縐。
梨花昨夜滿東欄,柳絮今朝迷遠岫。
村徑無人半掩扉,園頭拾枯炊煙微。
簾幕無聲銀蒜吟,但聞泉溜入空幃。
遊絲凍惹薔薇架,折竹輕欹海棠榭。
香篆氤氳睡鴨沉,空庭寂寞飢烏下。
瑤階佇立望眼迷,雲垂霧重天宇低。
檐牙未雨千點溜,門外落花一尺泥。
暝色乍開延素煦,欲晴未晴幾朝暮。
半晌欹枕怯夢寒,坐撥爐火尋詩句。
參考注釋
瑤階
亦作“瑤階”。 1.玉砌的台階。亦用為石階的美稱。 晉 王嘉 《拾遺記·炎帝神農》:“築圓丘以祀朝日,飾瑤階以揖夜光。” 唐 杜牧 《秋夕》詩:“瑤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明 梁辰魚 《二郎神·宮怨》:“怕鞋侵荒蘚,瑤堦欲下還旋。” 清 納蘭性德 《緱山曲》詩:“ 智瓊 攜手 阿環 隨,同侍瑤階看舞姬。”
(2).指積雪的石階。 南朝 宋 謝惠連 《雪賦》:“庭列瑤階,林挺瓊樹。” 唐 韋應物 《對雪贈徐秀才》詩:“晨起望南端,千林散春雪。妍光屬瑤階,亂緒陵新節。”《群音類選·戴王雪訪》:“冰花六出寒風剪,玉積瑤堦遍。”
佇立
久立,長時間地站著
望眼
遠眺的眼睛;盼望的眼睛。 宋 岳飛 《滿江紅》詞:“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元 本 高明 《琵琶記·五娘請糧被搶》:“嗟命薄,嘆年艱,含羞忍淚向人前,只恐公婆懸望眼。” 明 劉基 《驀山溪·晚春》詞:“無計網春暉,漫贏得、遮人望眼。登高凝睇,欲寄一封書,鴻路阻。” 清 吳偉業 《觀蜀鵑啼劇有感》:“花發春江望眼空,杜鵑聲切畫簾通。” 李廣田 《山水》:“住在山圈裡的人很不容易望到天邊……因為亂山遮住了你們的望眼。”參見“ 望眼欲穿 ”。
天宇
(1).天空。 晉 左思 《魏都賦》:“傮響起,疑震霆。天宇駭,地廬驚。” 唐 劉禹錫 《有僧言羅浮事》詩:“海黑天宇曠,星辰來逼人。” 宋 蔡絛 《鐵圍山叢談》卷三:“ 東坡 公昔與客游 金山 ,適中秋夕,天宇四垂,一碧無際。” 明 謝榛 《四溟詩話》卷四:“詩乃模寫情景之具……當知神龍變化之妙:小則入乎微罅,大則騰乎天宇。” 魯迅 《野草·雪》:“在無邊的曠野上,在凜冽的天宇下,閃閃地旋轉升騰著的是雨的精魂。”
(2).京都。 南朝 宋 謝靈運 《擬魏太子鄴中集詩·應瑒》:“晚節值眾賢,會同庇天宇。”《宋書·傅亮傳》:“﹝ 傅亮 ﹞曰:‘伏聞恩旨,賜擬 東陽 ,家貧忝祿,私計為幸,但憑廕之願,實結本心,乞歸天宇,不樂外出。’” 太平天囯 黃從善 《建天京於金陵論》:“統四海皆為兄弟,居天宇者宜盡天事之勤。”
(3).猶天下。 宋 蘇軾 《寄周安孺茶》詩:“大哉天宇內,植物知幾族。靈品獨標奇,迥超凡草木。” 張志民 《你與太行同高》詩:“為什麼這偌大的天宇,竟容不下你一聲不平的呼喊?”
牛燾名句,麗江古城雪景(庚子年二月二十九日雨雪平尺)名句
名句推薦
自愛檻前山有意,誰雲堂下水污人。
趙彥彬《句》
詩詞推薦
![瑤階佇立望眼迷,雲垂霧重天宇低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