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尊松竹底,三唱和秋聲

劉一止臨江仙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劉一止的《臨江仙》

全文:
台上風光濃欲滴,傍闌芳桂陰成。
亂山相對長官青。
琢詩能句好,舉酒見心傾。
團扇不應秋後棄,幾年仁惠風行。
渭城柳色若為情。
一尊松竹底,三唱和秋聲

劉一止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劉一止一尊松竹底,三唱和秋聲書法作品欣賞
一尊松竹底,三唱和秋聲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一尊

(1).猶獨尊。《史記·李斯列傳》:“今陛下並有天下,別白黑而定一尊。” 司馬貞 索隱:“謂 始皇 並六國,定天下,海內共尊立一帝,故云。”《新唐書·后妃傳上·則天武皇后》:“天子不自安,亦請氏 武 ,示一尊。” 李詳 《論桐城派》:“若舉天下統定一尊,猶之四瀆並而為一,雲此為正派,餘則非是,固無此理。” 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二篇第一章第三節:“但到奴隸製成立以後,地上權力統於一尊,於是天上的神秘便也不能不歸於一統。”

(2).表數量。用於神佛塑象、大炮等,猶言一座。《花月痕》第四四回:“到得街坊來救,只救出 秋痕 、 跛腳 ,只搶得一尊觀音小龕,一軸 痴珠 小照,其餘都歸毒燄。”如:大炮一尊。

(3).一杯。 元 郝經 《落花》詩:“玉闌煙冷空千樹,金谷香銷謾一尊。”

松竹

(1).松與竹。亦以喻節操堅貞。 南朝 梁元帝 《與劉智藏書》:“山間芳杜,自有松竹之娛;巖穴鳴琴,非無薜蘿之致。”《南史·張沖傳》:“ 房長渝 謂 孜 曰:‘前使君忠實昊天,操愈松竹。’” 唐 白居易 《得辛氏夫遇盜而死遂求殺盜者而為之妻或責其失貞行之節不伏》:“ 辛氏 姑務雪寃,靡思違禮。勵釋憾之志,將殄雚蒲;蓄許嫁之心,則乖松竹。”

(2).喻節操堅貞的賢人。《文選·袁宏<三國名臣序贊>》:“潛魚擇淵,高鳥候柯;赫赫三雄,並迴乾軸,競收杞梓,爭采松竹。” 呂向 註:“松竹,貞堅也,並比於賢人也。”

三唱

見“ 三注三唱 ”。

秋聲

指秋天裡自然界的聲音,如風聲、落葉聲、蟲鳥聲等。 北周 庾信 《周譙國公夫人步陸孤氏墓志銘》:“樹樹秋聲,山山寒色。” 唐 劉禹錫 《登清暉樓》詩:“ 潯陽江 色潮添滿, 彭蠡 秋聲雁送來。” 明 吳甡 《雜興》詩:“空林何歷歷,落葉盡秋聲。” 瞿秋白 《餓鄉紀程》三:“ 龍泉寺 邊的深林叢樹時時送出秋聲,一陣一陣蕭蕭的大有雨意,也似催人離別。”

劉一止名句,臨江仙名句

詩詞推薦

  • 行遊樂

    石寶明代〕初夏清和燕子飛,遊人陌上斗輕肥。羅襦小步作伴歸,翻涴宮袍新賜衣。去年幽花恨欲死,今年花飛逐流水。是處
  • 渡西陵十六韻

    李紳唐代〕雨送奔濤遠,風收駭浪平。截流張旆影,分岸走鼙聲。獸逐銜波涌,龜艨噴棹輕。海門凝霧暗,江渚濕雲橫。雁翼
  • 閱摺

    乾隆清代〕十日晴已定,秋高八月時。藩王群集慶,宴賚亦其宜。而予憶災區,依然心弗怡。今晨閱來摺,北河奏所司。運河
  • 王迥子高挽章五首

    賀鑄宋代〕我昔官房子,長懷忠穆賢。里無行馬第,山有臥牛阡。當代三公後,維君五福全。桐棺遠歸祔,追舊幾潸然。
  • 讀史

    王安石宋代〕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終欲付何人。當時黮暗猶承誤,末俗紛紜更亂真。糟粕所傳非粹美,丹青難寫是精神。區區
  • 情詩·其二

    伍瑞隆明代〕枕郎雙玉臂,郎問夜何久。可憐儂片心,展轉在郎手。
  • 用贈朴翁舊韻二詩送徐南卿南歸

    陳造宋代〕飛鵬尺鷃計窮通,今古幽人一笑中。等是勞生浮大塊,誰能詭遇詫良工。書堪引睡聊遮眼,酒可祛愁勝作公。此意
  • 和黃魯直送茶二首

    孔武仲宋代〕君茶勇勇睡魔門,但恐濕我腹中書。欲酬黃金台上意,愧乏夜光明月珠。□□□□□□□,□□□□□□如。多君
  • 中秋無月,既望,月甚佳二首

    楊萬里宋代〕中秋無月莫尤天,月入秋來夜夜妍。且道今霄明月色,何曾減卻半分圓?
    一尊松竹底,三唱和秋聲 詩詞名句
  • 路傍草

    方回宋代〕野火燎荒原,霜雪日皜皜。牛羊無可噍,眾綠就枯槁。天地心不泯,根芽蟄深杳。春風一披拂,顏色還媚好。如何
一尊松竹底,三唱和秋聲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