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日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臘八日原文

索饗大蜡伊耆始,夏曰嘉平殷清祀。

周家蠟禮舉歲終,文武之道均張弛。

秦復夏名緣祈仙,權輿定臘實劉氏。

蠟八相沿訛臘八,八日號臘何所指。

當年飲粥成風俗,果糜雜和期相侈。

或傳此日浴佛節,阿誰能辨非與是。

歲在庚戌月己丑,羲娥丸轉窮次紀。

哉生明後後五日,作粥吾亦聊爾爾。

松榛棗栗杏胡桃,黍稷粱豆堆累累。

水火既濟入鼎烹,聲瀉松風萬壑起。

便啜數碗潤詩腸,侑以新句加綺靡。

明窗靜賞送流年,不隨獵騎平原里。

詩詞問答

問:臘八日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臘八日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押紙韻 出處:御製樂善堂全集定本卷十四

參考注釋

索饗

謂求索所有的神而盡祭之。《禮記·郊特牲》:“ 伊耆氏 始為蠟。蠟也者,索也。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響之也。” 鄭玄 註:“索,謂求索也。” 陳澔 集說:“索,求索其神也。”

大蜡

祭名。古代年終合祭農田諸神,以祈來年不降災害。《禮記·明堂位》:“是故夏礿、秋嘗、冬烝、春社、秋省,而遂大蜡,天子之祭也。” 鄭玄 註:“大蜡,歲十二月索鬼神而祭之。” 唐 楊諫 《大蜡賦》:“大蜡之祭兮,所以饗田神、賞農務。”

伊耆

(1).見“ 伊耆氏 ”。

(2).亦作“ 伊祈 ”、“ 伊祁 ”。複姓。 宋 羅泌 《路史後紀·炎帝上》:“ 炎帝 神農氏 ,姓 伊耆 ,名 軌 ……其初國 伊 ,繼國 耆 ,故氏 伊耆 。”《周禮·秋官·序官》“ 伊耆 氏下士一人” 清 孫詒讓 正義:“《易·繫辭》 孔 疏引《帝王世紀》:‘ 帝堯 陶唐氏 , 伊祈 姓。’ 伊祈 ,即 伊耆 ,二者並無塙證…… 魏孝文 時, 魏懷州 民 伊耆苟 聚眾於 重山 作亂。”按: 伊耆苟 ,《魏書·高祖紀上》作“伊祈苟”,一本又作“伊祁”。耆、祈、祁,三字同音。

嘉平

(1).臘祭的別稱。《史記·秦始皇本紀》:“三十一年十二月,更名臘曰‘嘉平’。”

(2).為臘月的別稱。 元 方回 《留丹陽三日苦寒戲為短歌》:“自從書雲入嘉平,一月曾無三日晴。” 清 錢謙益 《王兆吉六十序》:“閼逢敦牂,嘉平之月,甲子一週,里之士友將往致祝,而請余為其詞。”

清祀

古代十二月臘祭的別稱。始於 殷 ,後代因循未改。一說始於 伊耆 。 漢 蔡邕 《獨斷》卷上:“四代臘之別名: 夏 曰嘉平, 殷 曰清祀, 周 曰大蜡, 漢 曰臘。” 南朝 宋 孔欣 《祠太廟》詩:“束帶從王事,結纓奉清祀。”《元史·禮樂志三》:“望瘞位,奏《肅事之曲》……禮成文備,歆受清祀。”

歲終

年底。一年快完的時候。《周禮·天官·冢宰》:“歲終則攷六鄉之治,以詔廢置。” 孫詒讓 正義:“歲終者謂夏正建醜之月。”《後漢書·禮儀志中》:“季冬之月,星迴歲終。”《宋書·百官志上》:“太史令,一人,丞一人。掌三辰時日祥瑞妖災,歲終則奏新曆。”《水滸傳》第七一回:“一向無事,漸近歲終。”

文武之道

指 周文王 、 周武王 治國修身之道和 西周 的禮樂文章。《論語·子張》:“ 文 武 之道未墜於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 文 武 之道焉。” 朱熹 集註:“ 文 武 之道,謂 文王 、 武王 之謨訓功烈,與凡 周 之禮樂文章皆是也。” 晉 應貞 《晉武帝華林園集詩》:“ 文 武 之道,厥猷未墜。”《法書要錄》卷四引 唐 張懷瓘 《二王等書錄》:“ 承聖 末, 魏 師襲 荊州 ,城陷, 元帝 將降,其夜乃聚古今圖書十四萬卷並大小二 王 遺蹟,遣後閣舍人 高善寳 焚之, 吳 越 寳劍並將斫柱,乃嘆曰:‘ 蕭世誠 遂至於此, 文 武 之道今夜窮乎!’”

張弛

一緊一松

學習要張弛結合

權輿

(1).起始。《詩·秦風·權輿》:“今也每食無餘,於嗟乎!不承權輿。” 朱熹 集傳:“權輿,始也。” 三國 魏 曹丕 《登城賦》:“孟春之月,惟歲權輿,和風初暢。” 清 黃宗羲 《<淮安戴氏家譜>序》:“ 武王 克 商 ,封 微子 於 宋 ,七世而曰 戴公 ,此 戴 姓之權輿也。”

(2).萌芽;新生。《大戴禮記·誥志》:“於時冰泮發蟄,百草權輿。”《後漢書·魯恭傳》:“今始夏,百穀權輿,陽氣胎養之時。”《晉書·戴若思傳》:“今天地告始,萬物權輿。”參閱 清 錢大昕 《潛研堂集·答問》。

(3).黃色。參見“ 權 ”。

相沿

遞相沿襲。 南朝 齊 王融 《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之二:“釋耒佩牛,相沿莫反。”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詞林·翰林散官》:“翰林官不論崇卑,其稱郎,稱大夫,俱結銜於本官之下,相沿既已久矣。” 清 李漁 《奈何天·慮婚》:“後來祖、父相沿積德,所以一年好似一年,一代富似一代。” 郭沫若 《鼎》:“從此以後便相沿為例,‘鼎堂’兩字便被一部份的編輯使用了起來。”

臘八

農曆十二月初八。民間有在這一天喝臘八粥的習俗

何所

何處。《史記·孝武本紀》:“人皆以為不治產業而饒給,又不知其何所人。” 唐 韓愈 《感春》詩之一:“我所思兮在何所?情多地遐兮徧處處。” 宋 王安石 《胡笳十八拍》:“新人新人聽我語:我所思兮在何所?”

當年

在事情發生的同一年

這個新建的廠子當年就收回了投資

風俗

特定區域、特定人群沿革下來的風氣、禮節、習慣等的總和

說書雖小技,然必句性情,習風俗。——清· 黃宗羲《柳敬亭傳》

近歲風俗尤為侈靡。——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

雜和

幾種食品攙雜在一起。 唐 寒山 《詩》之二五一:“清沼濯瓢鉢,雜和煮稠稀。”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池苑內縱人關撲遊戲》:“池上飲食……雜和辣菜之類。”

浴佛節

即佛誕節。佛教節日。 中國 漢 族地區相傳農曆四月初八日為 釋迦牟尼 生日。佛寺於此日誦經,並用名香浸水,灌洗佛像。取法傳說中龍王以香水洗灌 悉達多 太子的故事,以紀念佛的誕生,稱為浴佛節。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王惕甫夫婦合璧書卷》:“此卷前段 惕翁 書雜帖詩十二首,行楷相間,欵題癸丑四月浴佛節前一日。”

阿誰

疑問代詞。猶言誰,何人。《樂府詩集·橫吹曲辭五·紫騮馬歌辭》:“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三國志·蜀志·龐統傳》:“ 先主 謂曰:‘向者之論,阿誰為失?’” 元 李好古 《張生煮海》第二折:“撥轉頂門關棙子,阿誰不是大羅仙。” 尹爟 《九月上越王台》詩:“空教 陸賈 降雄策,此日 佗 城屬阿誰!”

羲娥

(1).日御 羲和 與月神 嫦娥 的並稱。借指日月。 唐 韓愈 《石鼓歌》:“ 孔子 西行不到 秦 ,掎摭星宿遺 羲娥 。” 朱熹 考異引 孫汝聽 曰:“ 羲娥 ,日月也。 羲和 ,日御; 嫦娥 ,月御。” 宋 王安石 《聞望之解舟》詩:“黯黮雖莫測,皇明邁 羲 娥 。” 清 姚鼐 《答王生》詩:“塵霿苟不興,萬里曜 羲娥 。”

(2).泛指歲月。 宋 蘇軾 《次韻楊褒早春》:“破恨徑須煩麴櫱,增年誰復怨羲娥。” 宋 辛棄疾 《西江月·壽祐之弟時新居落成》詞:“只將緑鬢抵羲娥,金印須教斗大。”

(3).指日夜。 宋 文天祥 《真州雜賦》:“四十羲娥落虎狼,今朝騎馬入 真陽 。”自序:“首尾恰四十日。”

丸轉

如丸轉動,比喻圓滑。 晉 葛洪 《抱朴子·漢過》:“傲兀不檢、丸轉萍流者,謂之弘偉大量;苛碎峭嶮、懷螫挾毒者,謂之公方正直。”

哉生明

指農曆每月初三日或二日。此時月亮開始有光。《書·武成》:“厥四月哉生明,王來自 商 ,至於 豐 。” 孔 傳:“哉,始也。始生明,月三日。” 孔穎達 疏:“《顧命》傳以‘哉生魄’為十六日,則‘哉生明’為月初矣。以三日月光見,故傳言‘始生明,月三日’也。此經無日,未必非二日也。生明死魄俱是月初。” 宋 王禹偁 《詛掠剩神文序》:“予隣有右族,藏鏹巨萬,每月哉生明之二日旦,必觴醪豆胾以祭於庭。” 宋 陸游 《園中秋夕》詩:“季秋哉生明,風露正淒冷。”

後五日

(1).五日之後。《史記·留侯世家》:“孺子可教矣。後五日平明,與我會此。”《史記·扁鵲倉公列傳》:“後五日, 扁鵲 復見,曰:‘君有疾在血脈,不治恐深。’”

(2).指後日。 宋 劉一止 《贈別歸安周縣丞》詩之二:“更看後五日,放過前一著。”參閱 清 翟灝 《通俗編·時序·後五日》。

聊爾爾

謂姑且如此而已。 宋 朱熹 《舫齋》詩:“築室水中聊爾爾,何須極浦望朱宮。”

棗栗

(1).棗樹與栗樹。亦指棗子與栗子。《戰國策·燕策一》:“南有 碣石 、 雁門 之饒,北有棗栗之利,民雖不由田作,棗栗之實,足食於民,此所謂天府也。”《後漢書·皇后紀下·獻帝伏皇后》:“既至 安邑 ,御服穿敝,惟以棗栗為食。”

(2).古時婦女早間拜見長輩時常獻的果品。《儀禮·士昏禮》:“質明,贊見婦於舅姑……婦執笲棗栗,自門入,升自西階進拜,奠於席。” 賈公彥 疏:“棗栗,取其早自謹敬。”《國語·魯語上》:“夫婦贄不過棗栗,以告虔也。” 韋昭 註:“棗,取蚤起,栗,取敬肅。”

胡桃

落葉喬木,羽狀複葉,小葉橢圓形,核果球形,外果皮平滑,內果皮堅硬,有皺紋。木材堅韌,可以做器物,果仁可吃,亦可榨油及入藥。又稱核桃。 晉 張華 《博物志》卷六:“ 張騫 使 西域 還,乃得胡桃種。” 宋 孫奕 《履齋示兒編·雜記·因物得名》:“胡人常食核桃而名胡桃。”

黍稷

(1).黍和稷。為古代主要農作物。亦泛指五穀。《書·君陳》:“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晉 葛洪 《抱朴子·明本》:“珍黍稷之收,而不覺秀之者豐壤也。”

(2).《詩·王風·黍離》:“彼黍離離,彼稷之苗。”後因以“黍稷”為感嘆古今興亡之典。 宋 韓琦 《寄題廣信君四望亭》詩:“古道入秋漫黍稷,遠坡乘晚下牛羊。” 王闓運 《上征賦》:“訪故 宋 之殿闕兮,宜黍稷之離離。”參見“ 黍離麥秀 ”。

累累

(1) 多次

(2) 數目多得無法計算的

罪行累累

(3) 重疊,重積;另聯貫成串,眾多的樣子

水火

指大小便

既濟

(1).《易》卦名。離下坎上。《易·既濟》:“既濟,亨,小利貞,初吉終亂。” 孔穎達 疏:“濟者,濟渡之名,既者,皆盡之稱。萬事皆濟,故以既濟為名。”《老殘遊記》第十一回:“坎水陽德,從悲天憫人上起的,所以成了個既濟之象;兌水陰德,從憤懣嫉妒上起的,所以成了個革象。”

(2).指皆濟,已完。 郭沫若 《百花齊放》詩序:“這裡有‘既濟、未濟’的味道,完了又沒有完。”

鼎烹

亦作“ 鼎亨 ”。鼎鑊之刑。《漢書·嚴朱吾丘主父等傳贊》:“ 主父 求欲鼎亨而得族。” 唐 楊乘 《甲子歲書事》詩:“豎子未鼎烹,大君尚旰食。”

松風

(1).松林之風。 南朝 宋 顏延之 《拜陵廟作》詩:“松風遵路急,山煙冒壠生。”《南史·隱逸傳下·陶弘景》:“特愛松風,庭院皆植松,每聞其響,欣然為樂。” 唐 杜甫 《玉華宮》詩:“溪迴松風長,蒼鼠竄古瓦。” 清 姚鼐 《題張篁村萬木奇峰圖》詩:“松風遠自雲中起,搖盪雲光山色里。” 李廣田 《記問渠君》:“大概是大雨之後吧,山裡的泉水,萬馬奔騰的向下馳去,發出嚇人的聲響,又加以松風呼嘯,自己就像在海濤中夜行。”

(2).古琴曲《風入松》的別稱。 唐 李白 《鳴皋歌送岑徵君》:“盤白石兮坐素月,琴《松風》兮寂萬壑。” 宋 蘇軾 《十二琴銘·鶴歸》詩:“白鶴歸來見曾玄,《隴頭》《松風》入朱絃。” 明 唐順之 《銅雀台》詩之二:“翠襦霑《薤露》,錦瑟入《松風》。”

(3).指茶。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一:“紙窗兒明,僧房兒雅,一椀松風啜罷,兩箇傾心地便説知心話。” 凌景埏 校註:“松風,指茶。”

詩腸

指詩思;詩情。 唐 孟郊 《哭劉言史》詩:“精異 劉言史 ,詩腸傾珠河。” 明 袁宏道 《答人》詩:“走不能書,而有書癖;不能詩,而有詩腸;不能酒,而有酒態。” 清 唐孫華 《長夏閒居雜感次隨庵韻》:“詩腸苦與墨同磨,時逢炎景歡娛少。”

新句

詩文中清新優美的語句。 唐 張籍 《使回留別襄陽李司空》詩:“迴首吟新句,霜雲滿 楚 城。” 宋 王安石 《與郭祥正太博書》之三:“承示新句,但知嘆愧。” 宋 范成大 《次韻溫伯納涼》:“且復喔新句,相嘲 飯顆山 。”

綺靡

華麗,浮艷(多指詩文)

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陸機《文賦》

文句綺靡亦傷情

流年

(1) 流逝的歲月;年華

似水流年

(2) 相命者指人在一年中的運氣

看流年大運

獵騎

(1).謂以騎兵搜尋。 北周 庾信 《周大將軍崔說神道碑》:“用是連營 函谷 ,獵騎 黎陽 ,威振兩 河 ,名陵三 晉 。”

(2).騎馬行獵者。 唐 李白 《觀獵》詩:“江沙橫獵騎,山火繞行圍。” 五代 譚用之 《塞上》詩之二:“獵騎靜逢邊氣薄,戍樓寒對暮煙微。”

平原

廣闊平坦的原野

吾村十里皆平原。——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詩詞推薦

臘八日原文_臘八日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