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譚處端的《神光燦 贈趙先生》
全文:
趙仙入道,猛烈投玄,割除頓悟浮華。
對境修持,不若火長蓮花。
予今誠言少付,遇戈矛、寬納教他。
若有病,便庵中如死,也莫還家。
常效如斯堅志,管聖賢暗裡,照鑒無差。
火滅煙消,靈腑自吐黃芽。
無私性停命住,意心清、玉結丹砂。
功行滿,赴蓬萊鶴引,彩仗雲霞。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對境
(1).指對方國家。《宋史·王抃傳》:“兩朝通好,自有常禮,使人何得妄生事,已牒知對境。”
(2).佛教謂與色、聲等塵境相對。《五燈會元·東土祖師·六祖慧能》:“ 慧能 沒伎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作么長!”
修持
(1).持戒修行。 唐 耿湋 《晚秋宿裴員外寺院》詩:“願向空門裡,修持比晝龍。”《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四:“但凡出家人,必須四大俱空,自己發得念盡,死心塌地,做個佛門弟子,早夜修持,凡心一點不動,卻才算得有功行。” 老舍 《老張的哲學》二三:“我有的是佛經,有的是地方,你可以隨著她們一同修持。”
(2).修身守道。 唐 方乾 《寄於少監》詩:“修持清苦振佳聲,眾鳥那知一鶚情。” 老舍 《茶館》第二幕:“慚愧!慚愧!作過國會議員,那真是造孽呀……唉!現在我只能修持,懺悔!”
(3).保養;將養。 宋 洪邁 《夷堅甲志·崔祖武》:“飲食不肯醉飽,曰:‘大醉大飽,最為傷氣,須六十日修持,始復初。’”
不若
即不如
不若與人。——《孟子·梁惠王下》
曾不若孀妻弱子。——《列子·湯問》
火長
(1).古代軍隊基層組織中的小頭目。《新唐書·兵志》:“士以三百人為團,團有校尉;五十人為隊,隊有正;十人為火,火有長。” 宋 蘇轍 《論雇河夫不便札子》:“七百里至一千里以上,每天納錢三百文,省圑頭倍之,甲頭、火長之類增三分之一。”
(2).泛指兵卒。 清 顧炎武 《日知錄·火長》:“今人謂兵為戶長,亦曰火長。”
(3).指揮船隻航行的人。 宋 吳自牧 《夢粱錄·江海船艦》:“風雨晦冥時,唯憑針盤而行,乃火長掌之,毫釐不敢差誤,蓋一舟人命所繫也。”
蓮花
蓮華。即荷花,蓮的花,較大淡紅色或白色,有香味
譚處端名句,神光燦 贈趙先生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