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李之世的《舟中遣懷效吳音兼寄方孟旋·其一》
全文:
為愛扁舟信往還,一尊臨水復看山。
雙雙黃鳥迎人語,點點滄波照客顏。
剩有百錢攜杖去,從分半席伴鷗閒。
筆床荼灶隨供具,較勝松房靜掩關。
參考注釋
筆床
亦作“ 筆床 ”。臥置毛筆的器具。 南朝 陳 徐陵 《<玉台新詠>序》:“翡翠筆牀,無時離手。” 唐 岑參 《山房春事》詩之一:“數枝門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筆牀。” 清 王韜 《淞濱瑣話·李延庚》:“亭中棐幾湘簾,筆床硯匣,位置楚楚。”
供具
(1).陳設酒食的器具。亦指酒食之類。《史記·平準書》:“公卿議封禪事,而天下郡國皆豫治道路,繕故宮,及當馳道縣,縣治官儲,設供具,而望以待幸。”《後漢書·趙孝傳》:“帝嘉其兄弟篤行,欲寵異之,詔禮十日一就衛尉府,太官送供具,令共相對盡歡。” 清 褚人穫 《堅瓠餘集·木龍》:“ 吳 有富商,倩工造舟,供具稍薄,疑工必有他意。”
(2).陳設食具;備供酒食。《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須賈 辭於 范雎 , 范雎 大供具,盡請諸侯使,與坐堂上,食飲甚設;而坐 須賈 於堂下。”《漢書·敘傳上》:“ 伯 至,請問耆老父祖故人有舊恩者,迎延滿堂,日為供具,執子孫禮。” 明 王錡 《寓圃雜記》卷上:“天將暝,忽兵官至,騶從甚盛;坐中堂,令免供具,第索筆硯燈燭,閉戶而寢。”
(3).猶備呈,上報。 宋 俞文豹 《吹劍四錄》:“﹝官吏﹞又追集裡正,供具四十年前絶戶並廢寺觀、廢菴舍;產去而名存者,悉行追究。”
(4).指供佛的香花、飲食、幡蓋等物。《大寶積經》卷三四:“是時 月光童子 知佛坐已,躬自齎持微妙供具,奉獻 如來 及諸大眾。”
較勝
明白、準確。《水滸傳》第十二回:“﹝ 楊志 ﹞把衣袖捲起,拿刀在手,看的較勝,只一刀把銅錢剁做兩半。眾人都喝采。”
松房
周圍植松的房舍。多指僧人居地。 唐 白居易 《正月十五夜東林寺學禪偶懷》詩:“花縣當君行樂夜,松房是我坐禪時。” 唐 李涉 《岳陽別張祜》詩:“ 岳陽 西南湖上寺,水閣松房遍文字。”
掩關
(1).關閉;關門。 唐 吳少徵 《怨歌行》:“ 長信 重門晝掩關,清房曉帳幽且閒。” 明 劉基 《辛卯仲冬雨中作》詩之一:“青燈無光掩關坐,飢鼠相銜啼過我。”
(2).坐關。指佛教徒閉門靜坐,以求覺悟。為期至少七天,長則不限。 唐 白居易 《秋山》詩:“何時解塵網,此地來掩關。” 清 唐孫華 《同友人游善果寺》詩:“客倦思尋榻,僧閒各掩關。”
李之世名句,舟中遣懷效吳音兼寄方孟旋·其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