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晁公溯的《趙主簿護貢篚至吳下有詩見示用詩為謝》
全文:
軸艫千里薄樅陽,未數當年漢省方。
勿為催歸啼望帝,且看奉引駕乘黃。
四邊每報風塵靜,萬國同瞻日月光。
我願與民歌擊壤,求田當賣橐中裝。
參考注釋
民歌
起源於或流傳於一個國家或地區的老百姓中間並成為他們獨特文化一部分的歌曲
擊壤
(1).古代的一種遊戲。把一塊鞋子狀的木片側放地上,在三四十步處用另一塊木片去投擲它,擊中的就算得勝。 漢 王充 《論衡·刺孟》:“夫毀瓦畫墁,猶比童子擊壤於塗,何以異哉!”參閱《太平御覽》卷七五五引 三國 魏 邯鄲淳 《藝經》。
(2).《藝文類聚》卷十一引 晉 皇甫謐 《帝王世紀》:“﹝ 帝堯 之世﹞天下大和,百姓無事,有五十老人擊壤於道。”後因以“擊壤”為頌太平盛世的典故。 南朝 宋 謝靈運 《初去郡》詩:“即是 羲唐 化,獲我擊壤情。” 唐 張說 《季春下旬詔宴薛王山池序》:“ 河 清難得,人代幾何?擊壤之懽,良有以也。” 宋 范成大 《插秧》詩:“誰知細細青青草,中有豐年擊壤聲。” 清 方貞觀 《出宗陽》詩:“生逢擊壤世,不得守耕桑。”參見“ 擊壤歌 ”。
求田
見“ 求田問舍 ”。
當賣
典當和出賣(物品)
他晚年窮困潦倒,全部家產都當賣一空
橐中裝
囊中所裝裹之物。指珠寶財物。《漢書·陸賈傳》:“賜 賈 橐中裝,直千金。” 顏師古 註:“ 張晏 曰:‘珠玉之寳也。’……言其寳物質輕而價重,可入囊橐以齎行,故曰橐中裝也。” 章炳麟 《代議然否論》:“況值風教陵替之時,朝貴既惟金錢是務,唯氓庶亦應之於下,謀選舉者或以方術運動,終不如橐中裝足以燿人。”亦省作“ 橐裝 ”。《舊五代史·周書·裴羽傳》:“正使 陸崇 卒於道, 羽 載其喪還,歸其橐裝,時人義之。” 清 唐孫華 《駱駝》詩:“曾向流沙識水津,槖裝未厭壓千鈞。”
晁公溯名句,趙主簿護貢篚至吳下有詩見示用詩為謝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