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宋真宗的《觀龍歌》
全文:
四靈之長惟虬龍,虬龍變化故難同。
三茅福地群仙宅,靈物潛形在此中。
池內仙人馴擾得,至今隱現誰能測。
乘雲蠢動獨標奇,行雨嘉生皆荷力。
常人競取暫從心,才出山楹兮無處尋。
中使勤求深有意,欲獻明庭兮陳上瑞。
初獻一龍朝魏闕,偶挹二龍離洞穴。
人心龍心若符契,一人一住何神異。
我睹真龍幸不驚,至誠祝龍龍好聽。
但祈風雨年年順,庶使倉箱處處盈。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常人
(1).守常道不變的人。《書·立政》:“繼自今後王立政,其惟克用常人。” 蔡 沉 集傳:“常人,常德之人也。”
(2).平常的人。《莊子·人間世》:“采色不定,常人之所不違。”《史記·商君列傳》:“常人安於故俗,學者溺於所聞。”《周書·韓盛傳》:“ 德輿 姿貌魁傑,有異常人。” 唐 杜甫 《哀王孫》詩:“ 高帝 子孫盡隆準,龍種自與常人殊。”《醒世恆言·汪大尹火焚寶蓮寺》:“老爺乃萬民之主,況又護持佛法,一念之誠,便與天地感通,豈是常人之可比。” 魯迅 《華蓋集·題記》:“這病痛的根柢就在我活在人間,又是一個常人,能夠交著‘華蓋運’。”
(3).固定的人。《周書·異域傳上·高麗》:“是俗好淫,不以為愧,有游女者,夫無常人。”《舊唐書·西戎傳·拂菻國》:“其王無常人,簡賢者而立之。”
從心
(1).順從意願。 唐 顧況 《大茅嶺東新居憶亡子從真》詩:“真靜一時變,坐起唯從心。”
(2).見“ 從心所欲 ”。
(3).由衷;發自內心。 夏衍 《上海屋檐下》第三幕:“始終憂鬱和苦悶著的他,此時方從心的發出了爽朗的笑聲。” 應修人 《歡愉引》:“有些人會剛象我所要地幫助我,也會從心地、不禁地顧我而美笑。”
任心。《列子·楊朱》:“太古之人,知生之暫來,知死之暫往,故從心而動,不違自然所好。” 楊伯峻 集釋引 殷敬順 釋文云:“從音縱,下同。”
山楹
(1).用山石鑿成的石柱。《楚辭·哀時命》:“鑿山楹而為室兮,下被衣於水渚。” 王逸 註:“言己雖窮,猶鑿山石以為室柱。” 南朝 梁 江淹 《被黜為吳興令辭箋詣建平王》:“方被霜露,裹糧洲島,鑿山楹為室,永與黿鼉為鄰。”
(2).指山中房屋。 南朝 宋 鮑照 《登廬山》詩:“懸裝亂水區,薄旅次山楹。” 錢振倫 注引《卓氏藻林》:“山楹,山房也。” 唐 寒山 《詩》之六九:“有人兮山楹,雲卷兮霞纓。” 元 馬祖常 《姚左司墨竹為賈仲章尚書賦十韻》:“江渚春生雨,山楹夜宿雲。”
無處
(1).無所處。謂沒有處置的理由。《孟子·公孫丑下》:“若於 齊 ,則未有處也。無處而餽之,是貨之也。” 趙岐 註:“我在 齊 無事,於義未有所處也。義無所處而餽之,是以貨財取我。”
(2).猶無為,無常。《呂氏春秋·圜道》:“帝無常處也,有處者乃無處也。” 高誘 註:“有處,有為也。有為則不能化,乃無處為也。”
(1).沒有處所;沒有地方。《楚辭·九辯》:“年洋洋以日往兮,老嵺廓而無處。”《漢書·高后紀》:“汝為將而棄軍, 呂氏 今無處矣。” 顏師古 註:“言見誅滅,無處所也。” 唐 杜甫 《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之一:“江上被花惱不徹,無處告訴只顛狂。” 茅盾 《子夜》十七:“可是她這樣的苦悶卻又無處可以告說。”
(2).無一處,沒有任何地方。 唐 方乾 《送孫百篇游天台》詩:“遠近常時皆藥氣,高低無處不泉聲。”《初刻拍案驚奇》卷五:“漫山遍野,無處不到,並無一些下落。”
宋真宗名句,觀龍歌名句
名句推薦
君為河邊草,逢春心剩生
辛弘智《賦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