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道逆君耳,斥逐投天涯

王禹偁橄欖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王禹偁的《橄欖》

全文:
江東多果實,橄欖稱珍奇。
北人將就酒,食之先顰眉。
皮核苦且澀,歷口復棄遺。
良久有回味,始覺甘如飴。
我今何所喻,喻彼忠臣詞。
直道逆君耳,斥逐投天涯
世亂思其言,噬臍焉能追。
寄語采詩者,無輕橄欖詩。

王禹偁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王禹偁直道逆君耳,斥逐投天涯書法作品欣賞
直道逆君耳,斥逐投天涯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直道

(1).古道路名。(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二百一十二年)命 蒙恬 開築,北起 九原 (今 內蒙古 包頭市 西北),南至 雲陽 (今 陝西 淳化 西北),是聯結 關中 平原與 河套 地區的主要通道。《史記·蒙恬列傳論》:“吾適北邊,自 直道 歸,行觀 蒙恬 所為 秦 築 長城 亭障,塹山堙谷,通 直道 ,固輕百姓力矣。”《新民晚報》1984.6.8:“‘ 秦始皇 直道 ’原來是一條專供軍隊大規模進攻的寬闊大道……全長一千四百里。由於是‘直道’,因此遇山開山,遇溝填溝,工程十分浩大。”

(2).泛指直的路。《北史·張衡傳》:“帝上 太行 ,開直道九十里,以抵其宅。”《魏書·太祖紀》:“車駕將北還,發卒萬人治直道。”

(3).猶正道。指確當的道理、準則。《禮記·雜記》:“其餘則直道而行之是也。”《韓非子·三守》:“然則端言直道之人不得見,而忠直日疏。” 唐 呂岩 《促拍滿路花》詞:“是非海里,直道作人難。”《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二:“﹝ 朱熹 ﹞慨然嘆息道:‘看此世界,直道終不可行!’” 魯迅 《墳·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五:“‘犯而不校’是恕道,‘以眼還眼以牙還牙’是直道。”

斥逐

驅逐。《史記·秦始皇本紀》:“西北斥逐 匈奴 ,自 榆中 並 河 以東,屬之 陰山 ,以為十四縣。” 唐 韓愈 《送窮文》:“雖遭斥逐,不忍子疎。”《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朝夕商議,斥逐忠良,拒絶直諫。” 清 沉復 《浮生六記·坎坷記愁》:“汝婦背夫借債,讒謗小叔……悖謬之甚!我已專人持札回 蘇 斥逐。”

天涯

在天的邊緣處。喻距離很遠

天涯若比鄰。——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同是天涯淪落人。——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元· 馬致遠《天淨沙·秋思》

王禹偁名句,橄欖名句

詩詞推薦

  • 瀾碧軒

    乾隆清代〕是處足於水,開軒即俯瀾。無他惟一碧,有術在斯觀。樂意同魚鳥,虛名祛縠紈。浴沂與點也,狂亦企之難。
  • 訪許渾

    殷堯藩唐代〕去郭來尋隱者居,柳陰假步小籃輿。每期會面初償約,卻計論心舊得書。淺綠垣牆綿薜荔,淡紅池沼映芙渠。為言
  • 至喀喇河屯行宮作

    乾隆清代〕一夜西風送峭寒,曉行秋意拂征鞍。前朝炎熱忘何所,勝境清涼報有端。按轡到來留信宿,憑軒望去賞岩巒。先聲
  • 李嶠唐代〕列辟鳴鸞至,惟良佩犢旋。帶環疑寫月,引鑒似含泉。入夢華樑上,含鋒彩筆前。莫驚一百鍊,特擬定三邊。
    直道逆君耳,斥逐投天涯 詩詞名句
  • 貽鼓吹李丞,時信安王北伐,李公王之所器者也

    儲光羲唐代〕北伐昧天造,王師示有徵。轅門統元律,帝室命宗英。靈威方首事,仗鉞按邊城。膏雨被春草,黃雲浮太清。文儒
  • 吉州刺史蔡直之輓詞二首

    葉適宋代〕能事實偉甚,謙終猶罕聞。忘身賓出日,斂手避浮雲。天欲消胡運,人誰靖楚氛。未刊千字誄,長掩一丘墳。
  • 船子和尚贊

    釋廣聞宋代〕一橈復一橈,打著打不著。至今華亭上,猶更風波惡。
  • 翠雲亭

    李蕃(文盛)明代〕人間何處問丹砂,因過仙翁海上家。燕子不來寒食盡,一簾疏雨又梨花。
  • 梵天寺閒居書事

    釋智圓宋代〕松杉圍靜室,蹤跡遠人群。抱疾添華發,看山羨白雲。苔痕經雨長。蟬韻帶風聞。獨坐無來客,西軒日又曛。
    直道逆君耳,斥逐投天涯 詩詞名句
  • 用韻寫懷

    祁順明代〕不厭清涼不附炎,平生疏懶近來添。塵埃滿匣常封硯,日影侵庭未捲簾。京國雲山如我瘦,家鄉筍蕨為誰甜。壯年
直道逆君耳,斥逐投天涯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