鯤鵬水擊三千里,組練長驅十萬夫

蘇軾催試官考較戲作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蘇軾的《催試官考較戲作》

全文:
八月十五夜,月色隨處好。
不擇茅檐與市樓,況我官居似蓬島。
鳳咮堂前野桔香,劍潭橋畔秋荷老。
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
鯤鵬水擊三千里,組練長驅十萬夫
紅旗青蓋互明滅,黑沙白浪相吞屠。
人生會合古難必,此景此行那兩得。
願君聞此添蠟燭,門外白袍如立鵠。

蘇軾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蘇軾鯤鵬水擊三千里,組練長驅十萬夫書法作品欣賞
鯤鵬水擊三千里,組練長驅十萬夫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鯤鵬

(1).古代傳說中能變化的大魚和大鳥。語本《莊子·逍遙遊》:“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 南朝 梁武帝 《孝思賦》:“察蟭螟於蚊睫,觀鯤鵬於北溟。” 唐 杜甫 《泊岳陽城下》詩:“圖南未可料,變化有鯤鵬。” 羅惇曧 《文學源流·周秦諸子總論》:“冥靈大椿之壽,朝菌蠓蚋之夭,鯤鵬之大等喻,《列子·湯問篇》語,《莊子·逍遙遊》引之。”

(2).古代傳說中的大鵬鳥。即鯤魚變化成的鵬鳥。 宋 蘇軾 《催試官考較戲作》詩:“鯤鵬水擊三千里,粗練長驅十萬夫。” 清 汪懋麟 《洗象》詩:“豈同龍馬負,徒作鯤鵬想。” 梁啓超 《過渡時代論》二:“惟當過渡時代,則如鯤鵬圖南,九萬里而一息, 江 漢 赴海,百千折以朝宗。”

水擊

語出《莊子·逍遙遊》:“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指鵬飛將起,以翼擊水。後以喻遠大前程。 唐 劉禹錫 《洛中初冬拜表有懷上京故人》詩:“寄謝慇懃九天侶,搶榆水擊各逍遙。” 清 張廷璐 《南歸》詩之二:“天池水擊有鯤鵬,蜩鷽榆枋自不勝。”

三千

(1).《書·呂刑》:“墨罰之屬千,劓罰之屬千,剕罰之屬五百,宮罰之屬三百,大辟之罰二百。五刑之屬三千。”後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罰。《三國志·魏志·陳群傳》:“夫三千之屬,雖未可悉復,若斯數者,時之所患,宜先施用。”《晉書·謝尚傳》:“夫無後之罪,三千所不過。”《南史·孔琳之傳》:“若三千行於叔世,必有踴貴之尤,此五帝不相循法,肉刑不可悉復者也。”

(2).泛言數目之多。 三國 魏 陳琳 《飲馬長城窟行》:“長城何連連,連連三千里。” 唐 李白 《秋浦歌》之十五:“白髮三千丈,緣愁似箇長。”

(3).指三千大千世界。 南朝 宋 謝靈運 《與諸道人辨宗論》:“三世長於百年,三千廣於 赤縣 ;四部多於戶口,七寶妙於石沙。”

組練

(1).《左傳·襄公三年》:“﹝ 楚子 重 ﹞使 鄧廖 帥組甲三百,被練三千以侵 吳 。” 孔穎達 疏引 賈逵 曰:“組甲,以組綴甲,車士服之;被練,帛也,以帛綴甲,步卒服之。”組甲、被練皆指將士的衣甲服裝。後因以“組練”借指精銳的部隊或軍士的武裝軍容。 南朝 齊 謝朓 《和伏武昌登孫權故城》:“北拒溺驂鑣,西龕收組練。” 唐 李白 《登金陵冶城西北謝安墩》詩:“組練照 楚國 ,旌旗連海門。” 唐 杜牧 《東兵長句十韻》:“羽林東下雷霆怒, 楚 甲南來組練明。” 明 唐順之 《滎陽行》:“大小一百一十戰,組練崢嶸如閃電。”

(2).組帶。《新五代史·雜傳一·劉守光》:“ 晉王 至 太原 , 仁恭 父子曳以組練,獻於太廟。” 宋 孔平仲 《續世說·排調》:“ 秦宗權 為其愛將 申叢 所執, 昭宗 御 延喜樓 受俘, 京兆 尹 孫揆 以組練繫之,徇於兩市。”

長驅

指軍隊迅速地向遠方挺進

長驅千里

十萬

數目。一百個千。用以形容數量極多。《孟子·公孫丑下》:“如使予欲富,辭十萬而受萬,是欲富乎?” 唐 杜甫 《漁陽》詩:“繫書請問 燕 耆舊,今日何須十萬兵?” 宋 陸游 《好事近》詞:“驅退睡魔十萬,有雙龍蒼璧。” 陳毅 《梅嶺三章》詩之一:“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 閻羅 。”

蘇軾名句,催試官考較戲作名句

詩詞推薦

鯤鵬水擊三千里,組練長驅十萬夫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