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仲並的《外舅莊子尚生辰》
全文:
家聲久矣冠淮東,自喜升堂獲拜公。
每看雲煙生筆下,故應邱壑滿胸中。
祠公此日家山樂,明府他時社稷功。
早晚鋒車下吳會,西來猶想及春風。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家聲
家庭的名聲
自喜
亦作「 自熹 」。亦作「 自憙 」。1.自樂;自我欣賞。《莊子·秋水》:「於是焉 河伯 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盡在己。」《漢書·佞幸傳·董賢》:「為人美麗自喜。」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中國地質略論》:「吾以之自熹,吾以之自*慰。」
(2).自己愛好。《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吳起 為人節廉而自喜名也。」《漢書·賈誼傳》:「遇之有禮,故羣臣自憙。」 顏師古 註:「憙,好也,好為志氣也。」《後漢書·公孫述傳論》:「 述 雖為 漢 吏,無所憑資,徒以文俗自憙,遂能集其志計。」《金史·王晦傳》:「 王晦 字 子明 , 澤州 高平 人。少負氣自憙,常慕 張詠 之為人。」
升堂
(1).登上廳堂。 唐 韓愈 《山石》詩:「昇堂坐階新雨足,芭蕉葉大支子肥。」
(2).舊謂官吏登堂理事為「昇堂」。 清 翟灝 《通俗編·居處》:「《定命録》: 張文瓘 少時,曾有人相之云:『當為相,然不得堂食。』及在此位,每昇堂欲食,即腹脹痛。按,凡州縣臨廳事,今皆謂之昇堂。」
(1).登上廳堂。《儀禮·鄉射禮》:「皆由其階,階下揖,升堂揖。」《論語·鄉黨》:「攝齊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 唐 顧況 《公子行》:「入門不肯自升堂,美人扶踏金階月。」 清 葉廷琯 《鷗波漁話》卷六:「升堂拜遺像,入室讀其書。」
(2).比喻學問技藝已入門。《論語·先進》:「子曰:『 由 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誡兵》:「 仲尼 門徒,升堂者七十有二, 顏 氏居八人焉。」《雲笈七籤》卷一百:「 闕里 升堂之士,莫得而措辭云爾。」 清 王士禛 《繪川書院詩為湯荊峴侍講賦》之一:「 湯公 起 梁 宋 ,攝衣早升堂。」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不知道是我學舌學得太不象,還是我大哥僅學了半年的 日本 話還沒有升堂,那樣的一句話完全沒有打響。」
(3).舊謂官吏登公堂審訊案件。《二刻拍案驚奇》卷二:「那 幽州 路總管 泰不華 正升堂理事,小道人隨牌進府,遞將狀子上去。」《檮杌閒評》第三六回:「 許顯純 叫下了軟監,就將參本上道他侵挪十餘萬錢糧的卷案做成。次日升堂,少不得惡狠狠的夾打一番。」 清 李漁 《奈何天·助邊》:「來此已是宣撫衙門,不免在廊下站立一會,伺候他升堂便了。」 郭澄清 《大刀記》開篇三:「縣衙的差役們……一齊放開那蒼老低沉的嗓音大聲嚎叫:『大老爺升堂--!』最後這個『堂』字,喊得長而且響。」
(4).見「 升堂拜母 」。
舊時官吏到公堂辦公,謂之「陞堂」。 清 昭槤 《嘯亭雜錄·鑾儀衛》:「儀猶相沿 明 制,凡冠軍使等官之任,拜印陞堂,吏皂趨賀,悉如大部制,故其秩雖次領侍衛府,而威儀過之。」
仲併名句,外舅莊子尚生辰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