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羅鄴的《冬夕江上言事五首》
全文:
葉落才悲草又生,看看少壯是衰形。
關中秋雨書難到,江上春寒酒易醒。
多少繫心身未達,尋思舉目淚堪零。
幾時拋得歸山去,松下看雲讀道經。
喔喔晨雞滿樹霜,喧喧曉渡簇舟航。
數星昨夜寒爐火,一陣誰家臘瓮香。
久別羈孤成潦倒,回看書劍更蒼黃。
逢人舉止皆言命,至竟謀閒可勝忙。
野堂吟罷獨行行,點水微微凍不鳴。
十里溪山新雪後,千家襟袖曉寒生。
只宜醉夢依華寢,可稱羸蹄赴宿程。
日苦幾多心下見,那堪歲晏又無成。
僻居多與懶相宜,吟擁寒爐過臘時。
風柳欲生陽面葉,凍梅先綻嶺頭枝。
山川自小拋耕釣,骨肉無因免別離。
賴有陶情一尊酒,愁中相向展愁眉。
一帶長溪淥浸門,數聲幽鳥啄雲根。
松亭盡日唯空坐,難得儒翁共討論。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喔喔
象聲詞。雞鳴聲。 唐 張籍 《羈旅行》:“晨雞喔喔茅屋傍,行人起掃車上霜。”《剪燈新話·龍堂靈會錄》:“但聞水村喔喔晨雞鳴,山寺隆隆曉鐘擊。”《老殘遊記》第十一回:“ 申子平 聽得五體投地佩服。再要問時,聽窗外晨雞已經喔喔的啼了。”
晨雞
亦作“ 晨鷄 ”。報曉之雄雞。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十四:“晨雞鳴高樹,命駕起旋歸。” 金 段成己 《虞坂曉行》詩:“林外晨雞第一聲,隴頭殘月伴人行。” 明 文徵明 《辛亥除夕守歲》詩:“香消酒冷人初靜,忽報晨鷄第一聲。” 李廣田 《銀狐集·平地城》:“因為他們夜裡起來掌燈作活,把神靈驚動了,等到晨雞一叫,一切都算完事。”
喧喧
(1).形容聲音喧鬧。 南朝 梁 何遜 《學古贈丘永嘉征還》詩:“結客 蔥河 返,喧喧動四隣。” 宋 柳永 《戚氏》詞:“正蟬吟敗葉,蛩響衰草,相應喧喧。” 清 曹寅 《不寐》詩:“鞭箠雜緣撲,中夜聲喧喧。”
(2).形容擾攘紛雜。《晉書·張方傳》:“軍人喧喧,無復留意。” 唐 張鷟 《朝野僉載》卷一:“是以選人冗冗,甚於羊羣;吏部喧喧,多於蟻聚。” 宋 曾鞏 《明妃曲》之一:“喧喧雜虜方滿眼,皎皎丹心欲語誰。” 清 孫枝蔚 《觀新人車》詩:“行路何喧喧,雲避新人車。”
(3).猶赫赫。 宋 王禹偁 《送進士郝太沖序》:“洎予受知春卿,薦以甲科,喧喧我名,雷奮人耳。”
形容聲音大而混雜。 南朝 陳 徐陵 《長安道》詩:“諠諠擁車騎,非但執金吾。” 唐 沉佺期 《李舍人山園送龐邵》詩:“符傳有光輝,諠諠出帝畿。” 元 吳萊 《新開河口同方養心望東嶽》詩:“嘗思一舉小天下,俯視人世爭諠諠。”
舟航
(1).船隻。《淮南子·主術訓》:“大者以為舟航柱樑,小者以為楫楔。” 晉 左思 《吳都賦》:“汎舟航於 彭蠡 ,渾萬艘而既同。” 唐 白居易 《登老君閣望洛城》詩:“中橋車馬長無已,下渡舟航亦不閒。” 清 余懷 《板橋雜記·珠市名妓》:“水閣外環列舟航如堵墻。”
(2).猶津梁。 南朝 梁 沉約 《答釋法雲書》:“實不刊之妙旨,萬代之舟航。” 唐 楊炯 《臥讀書架賦》:“濟筆海兮爾為舟航,騁文囿兮爾為羽翼。”
(3).拯濟。《宋書·武帝紀中》:“相國 宋王 天縱聖德,靈武秀世,一匡頽運,再造區夏,固以興滅繼絶,舟航淪溺矣。”
(4).比喻濟世的良才。《晉書·劉弘陶侃等傳贊》:“ 長沙 勤王,擁斾戎場。任隆三事,功宣一匡。繄賴之重,匪伊舟航。” 唐 楊炯 《<王勃集>序》:“幼有鈞衡之略,獨負舟航之用。”
羅鄴名句,冬夕江上言事五首名句
名句推薦
風月依然如故友,軒窗今復冠南州
鄭民瞻《重修岳陽樓》
詩詞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