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趙汝鐩的《仙湖歌》
全文:
湖之綠兮如藍,湖之明兮如鏡。
藍染晴空晚色鮮,鏡照天宇秋毫淨。
乾坤兩間共開避,魚鳥四時自飛泳。
炎州著腳苦蒸郁,對此恍入清涼境。
其東群木合抱森,觀政觀魚連秀陰。
濂泉沸甃珠的皪,飲瓢洗我太古心。
其西冰壺爽到骨,曉波澄秋夜印月。
藏春園種雜花稠,分得庾梅攙先發。
其南粉雉霄漢橫,旋補楊柳沿堤青。
上下天光同一碧,我來拈出營新亭。
其北千片石洲石,或虬或鳳或劍戟。
環流軒館瘴霧收,檐影倒漾水底日。
葛仙昔煉九轉丹,丹成飛上羅浮山。
海邊亭外春萬里,御風忽挹仙翁袂。
翁乘飈車擁霓旌,約我十二樓五城。
翁言羽化世已久,問湖風月依舊否。
參考注釋
飈車
1.亦作"飊車"。亦作"飆車"。亦作"飆車"。
2.傳說中御風而行的神車。
霓旌
(1).相傳仙人以雲霞為旗幟。《楚辭·劉向<九嘆·遠逝>》:“舉霓旌之墆翳兮,建黃纁之總旄。” 王逸 註:“揚赤霓以為旌。” 前蜀 韋莊 《喜遷鶯》詞:“香滿衣,雲滿路,鸞鳳繞身飛舞。霓旌絳節一羣羣,引見 玉華君 。” 宋 錢易 《南部新書》癸:“ 高駢 在 淮南 ,有贄歌者,末章云:五色真龍上漢時,願把霓旌引煙策。” 明 夏完淳 《觀濤》詩:“海女霓旌乍有無,雷鼓填填 屏翳 怒。”
(2).綴有五色羽毛的旗幟,為古代帝王儀仗之一。亦借指帝王。 唐 杜甫 《哀江頭》詩:“憶昔霓旌下 南苑 ,苑中萬物生顏色。” 明 陸采 《懷香記·假公薦舉》:“閶闔欲開,霓旌飄颻乎翠樹;冕旒方坐,仙仗森簇于丹墀。”
十二樓
(1).指神話傳說中的仙人居處。《史記·封禪書》:“方士有言‘ 黃帝 時為五城十二樓,以候神人於 執期 ,命曰 迎年 ’。上許作之如方,命曰 明年 。”《漢書·郊祀志下》:“五城十二樓。” 顏師古 注引 應劭 曰:“ 崑崙 玄圃 五城十二樓,仙人之所常居。” 晉 葛洪 《抱朴子·祛惑》:“又見 崑崙山 上一面輒有四百四十門,門廣四里,內有五城十二樓。” 唐 李白 《經亂離後贈江夏韋太守良宰》詩:“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城。” 明 顧鹹正 《登華山》詩:“金神法象三千界,玉女明妝十二樓。”
(2).泛指高層的樓閣。 唐 王昌齡 《放歌行》:“南渡 洛陽 津,西望十二樓。明堂坐天子,月朔朝諸侯。” 明 何景明 《送樊生》詩:“岧岧 南京 十二樓,波浪蹴踏金銀闕。”
(3).見“ 十二重樓 ”。
五城
指五城御史。清時京城內分東西南北中五個地區
京兆五城不敢專決。——清· 方苞《獄中雜記》
趙汝鐩名句,仙湖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