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趙希逢的《和山水吟》
全文:
七閩佳山水,秀氣鬱蒼蒼。
種而為人物,事業亦叵量。
我生古瀛州,地匪中州愧。
雖然得文公,木舌而金口。
自惟稟受不堅申,安得玉肌秋水神。
幾番分欲躬樵蘇,手足況有禹偏枯。
禹猶心力導河洛,功業何啻等山嶽。
予惟食粟類曹交,所至於人成落落。
勿謂廣之東,安得萬人雄。
地本不愛寶,賦予由來公。
閩廣雖異地,人物差可擬。
爾來擢倫魁,亦復有人耳。
聲價壓天下,爭睹如得鳳。
泰山一毫芒,更有萬丈長。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泰山
(1) 東嶽,中國五嶽之首,中國名山,海拔1524米,位於山東泰安境內。古代帝王多在此封禪、祭告天地,多古蹟和文人墨跡,為旅遊勝地
(2) 古人把泰山作為高山的代表,常用來比喻敬仰的人或重大、寶貴的事物
有眼不識泰山
(3) 妻父的代稱
呼妻父為泰山,一說雲,泰山有丈人峰。—— 晁說之《晁氏客語》
一毫
一根毫毛。比喻極小或很少。《列子·楊朱》:“古之人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宋 蘇軾 《前赤壁賦》:“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如今 韓生 吉帖婚書,並無一毫虛謬。”《鏡花緣》第九五回:“向日在家屢要學劍,奈教師此道不精,不過敷衍教了兩個勢子,卻是一毫無用。” 葉聖陶 《潘先生在難中》:“他更從利害遠近種種方面著想,覺得回去終於是天經地義。便把惱恨擱在一旁,臉上也不露一毫形色。”
萬丈
形容很高或很深
趙希逢名句,和山水吟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