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普濟的《造龕子》
全文:
病病相尋早是遲,鎖空龕子做多時。
北邙山下明朝約,火後誰收眼底眉。
參考注釋
北邙
亦作“ 北芒 ”。1.山名。即 邙山 。因在 洛陽 之北,故名。 東漢 、 魏 、 晉 的王侯公卿多葬於此。 漢 梁鴻 《五噫歌》:“陟彼 北芒 兮,噫!顧瞻帝京兮,噫!” 唐 沉佺期 《邙山》詩:“ 北邙山 上列墳塋,萬古千秋對 洛城 。”《紅樓夢》第一回:“三劫後,我在 北邙山 等你,會齊了同往太虛幻境銷號。”
(2).借指墓地或墳墓。 晉 陶潛 《擬古》詩之四:“一旦百歲後,相與還北邙。” 唐 歐陽詹 《觀送葬》詩:“何事悲酸淚滿巾,浮生共是北邙塵。” 明 徐渭 《雌木蘭》第一出:“聽提刀廝殺把眉攢,長嗟嘆道:‘兩口兒北邙近也,女孩兒東坦蕭然。’” 王闓運 《哀江南賦》:“鬼躑躅於北邙,人蕭條於東市。”
明朝
〈方〉∶明天
火後
(1).指寒食節禁火之後。 唐 劉禹錫 《送張盥赴舉》詩:“不如搖落樹,重有明年春,火後見琮璜,霜餘識松筠。” 宋 陸游 《天彭牡丹譜·風俗記》:“在寒食前者,謂之火前花,其開稍久。火後花則易落。”
(2).火燒之後。 唐 李鹹用 《雪》詩:“雲漢風多銀浪濺, 崑山 火後玉灰飛。”
眼底
(1) 用某種器械通過瞳孔所能觀察到的眼內構造。如:脈絡膜、視網膜、視神經乳*頭等
(2) 眼前;眼裡
登樓一望,全城景色盡收眼底
釋普濟名句,造龕子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