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清道中二首(道有故山亭)·其一

作者:王樵 朝代:明代

原文

有意空三載,無才補一官。

早休誠我分,決去為誰難。

盤谷終歸李,荊州且識韓。

幾回亭舍晚,便作故山看。

詩詞問答

問:《長清道中二首(道有故山亭)·其一》的作者是誰?答:王樵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寒韻

2. 道有故山亭

參考注釋

有意

(1) 故意

有意舉行一次化裝舞會

(2) 有心思

有意幫忙

決去

辭別離去。決,通“ 訣 ”。多指永別。《漢書·蘇武傳》:“﹝ 李陵 ﹞因泣下霑衿,與 武 決去。” 顏師古 註:“決,別也。” 南唐 尉遲偓 《中朝故事》:“自言年數已盡,合當決去,涕泗而別。” 清 吳騫 《扶風傳信錄》:“ 仲仙 曰:‘我甚憐之,未忍決去。’”

終歸

到底;畢竟

他們終歸還是決定從陸路走

荊州

(1).古“九州”之一。在 荊山 、 衡山 之間。 漢 為十三刺史部之一。轄境約相當於今 湘 鄂 二省及 豫 桂 黔 粵 的一部分; 漢 末以後轄境漸小。 東晉 定治 江陵 (現屬 湖北 ),為當時及 南朝 長江 中游重鎮。 明 清 置府,後廢。《書·禹貢》:“ 荊 及 衡陽 惟 荊州 。”參閱《讀史方輿紀要》卷七八、《嘉慶一統志》卷三四四。

(2). 唐 韓朝宗 曾任 荊州 長史,為時人所推重,稱 韓荊州 。見 唐 李白 《與韓荊州書》。後因以“荊州”稱己所推重之士。 明 章懋 《與張都運吉》書:“願識荊州,為日久矣!”參見“ 識荊 ”。

識韓

猶識 荊 。 宋 洪适 《與交代沉正言啟》:“久馳慕 藺 之誠,尚阻識 韓 之願。” 明 鹿善繼 《與紀萬石書》:“不肖即投林息影,未遂識 韓 ,而脈脈之思,久飛越盈盈之水矣。” 清 黃景仁 《贈白下周幔亭》詩:“識 韓 未遂失交臂,遇合豈有神物監?”參見“ 識荊 ”。

亭舍

驛亭的客舍。《後漢書·第五倫傳》:“ 倫 乃偽止亭舍,陰乘船去。”《魏書·甄琛傳》:“ 琛 長子 侃 ……以酒色夜宿 洛水 亭舍,毆擊主人。”

作故

謂不依舊規,自創先例。故,典故,成例。《國語·魯語上》:“宗人 夏父展 曰:‘非故也。’公曰:‘君作故。’” 韋昭 註:“言君所作則為故事也。” 漢 張衡 《西京賦》:“自君作故,何禮之拘?”《南齊書·張敬兒傳》:“傷負心期,自誰作故?”

詩詞推薦

長清道中二首(道有故山亭)·其一原文_長清道中二首(道有故山亭)·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