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高適的《贈別王十七管記》
全文:
故交吾未測,薄宦空年歲。
晚節蹤曩賢,雄詞冠當世。
堂中皆食客,門外多酒債。
產業曾未言,衣裘與人敝。
飄颻戎幕下,出入關山際。
轉戰輕壯心,立談有邊計。
雲沙自回合,天海空迢遞。
星空漢將驕,月盛胡兵銳。
沙深冷陘斷,雪暗遼陽閉。
亦謂掃欃槍,旋驚陷蜂蠆。
歸旌告東捷,斗騎傳西敗。
遙飛絕漢書,已築長安第。
畫龍俱在葉,寵鶴先居衛。
勿辭部曲勛,不藉將軍勢。
相逢季冬月,悵望窮海裔。
折劍留贈人,嚴裝遂雲邁。
我行將悠緬,及此還羈滯。
曾非濟代謀,且有臨深誡。
隨波混清濁,與物同醜麗。
眇憶青岩棲,寧忘褐衣拜。
自言愛水石,本欲親蘭蕙。
何意薄松筠,翻然重菅蒯。
恆深取與分,孰慢平生契。
款曲雞黍期,酸辛別離袂。
逢時愧名節,遇坎悲淪替。
適趙非解紛,游燕往無說。
浩歌方振盪,逸翮思凌勵。
倏若異鵬摶,吾當學蟬蛻。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隨波
(1).依著風波飄動。《文選·宋玉<高唐賦>》:“徙靡澹淡,隨波闇藹。” 劉良 註:“言林木繁茂,隨風波而動。” 三國 魏 曹丕 《善哉行》:“隨波迴轉,有似客游。” 宋 汪藻 《小重山》詞:“柳梢風急墮流螢,隨波去,點點亂寒星。”
(2).比喻無原則地跟從他人行事。 唐 羅隱 《讒書·答賀蘭友書》:“況僕求試京師,隨波而上,逐隊而下,亦有年矣。” 清 陳田 《<明詩紀事己籤>序》:“暨乎隨波之流,摹仿太甚,為弊滋多。”
清濁
(1).清水與濁水。《詩·邶風·谷風》“ 涇 以 渭 濁” 毛 傳:“ 涇 渭 相入而清濁異。” 唐 高適 《贈別王七十管記》詩:“隨波混清濁,與物同醜麗。” 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妝域》:“蓬卷無根株,渦洄亂清濁。”
(2).喻人事的優劣、善惡、高下等。《史記·吳太伯世家》:“ 延陵季子 之仁心,慕義無窮,見微而知清濁。”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宋雲行紀》:“事涉疑似,以藥服之,清濁則驗。” 宋 蘇軾 《錢君倚哀詞》:“吾將觀子之進退以自卜兮,相行止以效清濁。”
(3).音樂的清音與濁音。《國語·周語下》:“耳之察和也在清濁之間。”《禮記·樂記》:“倡和清濁,迭相為經。” 晉 陸機 《漢高祖功臣頌》:“震風過物,清濁效響。”
(4).語音的清聲與濁聲。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音辭》:“而古語與今殊別,其間輕重清濁,猶未可曉。” 唐 蘇鶚 《蘇氏演義》卷上:“ 陸法言 著《切韻》,時俗不曉其韻之清濁,皆以 法言 為 吳 人,而為 吳 音也。”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上·音律》:“至於填詞一道,則句之長短,字之多寡,聲之平上去入,韻之清濁陰陽,皆有一定不移之格。”
(5).清氣與濁氣。引申以喻天地陰陽二氣。《文選·左思<魏都賦>》:“夫泰極剖判,造化權輿,體兼晝夜,理包清濁。” 李善 註:“清輕者上為天,濁重者下為地。” 北周 庾信 《燕射歌辭·周五聲調曲·宮調曲之一》:“氣離清濁割,元開天地分。”
高適名句,贈別王十七管記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