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隆興寺五疊舊作韻》
全文:
隆興佛香之閣浹宙聞,我曾三疊七言以頌尊。
丙午重來創成九字型,一尚非一詎有二法門。
如是西天極樂道場界,阿彌陁佛相好莊嚴雲。
觀音菩薩此佛大弟子,具佛妙觀察智轉*法*輪。
三千大千今古無量劫,何處不現法相如高旻。
而此恆山獨稱甚僥倖,千年梵剎頂禮趨紜紜。
幾經廢墮復幾經修舉,不改者在誰增減毫分。
向以五台瞻禮文殊返,順途至此方當春暮辰。
穹窿高閣大士之所住,可過而去弗禮申敬神。
特用長言七字增兩字,亦惟紀實以志往來身。
茲則仍如前例以展謁,不料耄耋倏消瞬息雲。
然而堂堂卓立獨尊者,彈指頃視萬劫千秋塵。
一身兩臂及三十六臂,今成匠作昔乃成役軍。
木去銅存實合本身一,去豈誠去存則斯誠存。
此番之頌亦復如是耳,豈因難見巧以幻為真。
寺側行館朴斲實清潔,乘興摛藻非儒非佛論。
斯之謂新視向乃謂舊,豈知擲筆此作即成陳。
途指定州將復疊蘇句,一笑而已賡罷丙午春。
參考注釋
指定
指明確定
每一個人都在指定的位置上
復疊
亦作“ 復迭 ”。 重疊。 三國 魏 何晏 《景福殿賦》:“桁梧復疊,勢合形離。” 唐 白居易 《齊雲樓晚望偶題十韻兼呈馮侍御周殷二協律》:“復疊江山壯,平鋪井邑寬。”《林則徐日記·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二日》:“又五里 倒回溝 ,緣此處山路迴環復迭,中隔山溝,後行望前行者,似折而回,故為是名也。” 朱自清 《歌謠的結構》:“現在都盛行著這種風氣(兩個人以上的和唱),而造成了許多章段復迭的歌謠。”而已
——用在陳述句末,表示限止語氣,相當於“罷了”,常跟“只”、“不過”、“僅僅”等連用,對句意起沖淡作用
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己。——《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乾隆名句,隆興寺五疊舊作韻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