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徐照的《石屏歌為潘隱父作》
全文:
浯溪片石天來長,顏家字畫元文章。
淡岩明秀甲天下,萬古石鼓留岐陽。
大工踏天割雲骨,盡出湘沅山水窟。
六尺四面起稜角,顏色萇洪血塗抹。
何年老手擘巨靈,赤靈白日聯青星。
湘娥罷瑟老魚舞,瘦鶴叫下蘆花汀。
潘侯得之如升仟,可惜只賣四萬錢。
梅山山翁覷天巧,笑渦旋頰流詩涎。
君不見元佑年間狄引進,雪林千里春水潤。
大蘇黃九來賦詩,百杯醉倒金釵陣。
潘侯石屏真絕奇,更多酒肉如澠池。
蘇黃已矣不復來,政須我輩來吟之。
又不見當年玉川子,拾得玉碑極歡喜。
半路忽遭窮相驢,十步九蹶扶不起。
至堅易折古所傷,願人好置高人堂,謝客岩頭生夜光。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梅山
(1).山名。在今 浙江省 紹興縣 境。傳說為 漢 梅福 隱處之一。 宋 陸游 《梅子真泉銘》:“距 會稽城 東北七里有山,曰 梅山 。山之麓有泉,曰 子真泉 。” 子真 , 梅福 之字。 宋 陸游 《朝中措》詞:“明月 梅山 笛夜,和風 禹廟 鶯天。”
(2).山名。在今 浙江省 奉化縣 境。相傳為 梅福 賞游處。《清一統志·浙江·寧波府》:“ 梅山 :在 奉化縣 南三十里,舊志謂 梅福 嘗游此。兀立眾山中,峯巒奇秀,北環大溪,下有龍湫。”
(3).山名。在今 安徽省 含山縣 境。山上多梅,傳為 曹操 行軍望梅止渴處。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江南十一·和州》:“ 梅山 :縣( 含山縣 )東南五里,山多梅樹,俗傳 曹操 行軍,指梅林以止軍士渴處也。 唐 天寳 中,改曰 棲隱山 。”
(4).山名。在今 安徽省 舒城縣 境。傳說為 梅福 隱處之一。《清一統志·安徽·廬州府》:“ 梅山 ……在 舒城縣 西五十里,上有 梅仙洞 , 漢 南昌 尉 梅福 棄官後隱此,亦名 梅福山 。”
(5).山名。在今 安徽省 東至縣 境。《清一統志·安徽·池州府》:“ 梅山 ,在 建德縣 西南十里。 宋 時僧 志南 居之, 朱子 訪至山中,與之倡和,為書‘普門’二字刻於石壁。”
(6).山名。在 湖南省 新化縣 、 安化縣 間。在 新化 者稱 上梅山 ,在 安化 者稱 下梅山 。《宋史·神宗紀二》:“﹝ 熙寧 五年十一月﹞ 章惇 開 梅山 ,置 安化縣 。”
(7).山名。在 安徽省 金寨縣 。1956年在這裡建成 梅山水庫 。
(8).特指 揚州 梅花嶺 。上有 明 史可法 衣冠冢。 清 秋瑾 《寶刀歌》:“痛哭 梅山 可奈何?帝城荊棘埋銅駝。”
山翁
指 晉 山簡 。 唐 王維 《漢江臨泛》詩:“ 襄陽 好風日,留醉與 山翁 。” 宋 周邦彥 《齊天樂》詞:“醉倒 山翁 ,但愁斜照歛。” 明 馮惟敏 《二犯傍妝檯·此景亭雨酌》曲:“兒童莫笑 山翁 醉,麴米能消 杜甫 愁。”參見“ 山公 ”。
天巧
不假雕飾,自然工巧。 唐 韓愈 《答孟郊》詩:“規模背時利,文字覷天巧。” 宋 張世南 《遊宦紀聞》卷四:“周遭有十奇,如 石門 、 水簾 、 瀑布 、 石燈 、 石鐘罄 、 觀音影 之類,皆自然天巧。” 清 李漁 《閒情偶寄·居室·窗欄》:“必取整木一段,分中鋸開,以有鋸路者著墻,天然未斫者向內,則天巧人工,俱有所用之矣。”
渦旋
亦作“ 渦漩 ”。1.水流迴旋。 宋 張世南 《遊宦紀聞》卷七:“大洋海中有渦旋處,龍在其下,湧出其涎。” 郁達夫 《浙東景物記·浙東景物紀略》:“一面是流泉渦旋的深坑萬丈,一面又是鳥飛不到的絕壁千尋。”
(2).指漩渦。 茅盾 《春蠶》一:“鏡子一樣的水面這裡那裡起了幾道皺紋或是小小的渦旋。” 徐遲 《哥德巴赫猜想·在湍流的渦漩中》:“湍流是由許許多多的渦漩組成的。”
徐照名句,石屏歌為潘隱父作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