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張先的《冬日郡齋書事》
全文:
鈴索聲閒按牒稀,怯寒肌骨望春暉。
凝雲垂地雪欲下,高樹無風葉自飛。
水落淺沙魚隊聚,草枯幽隴鹿群歸。
安人不信彤襜貴,上相還家是錦衣。
參考注釋
安人
(1).使人民安寧。《後漢書·趙岐傳》:“ 岐 深陳天子恩德,宜罷兵安人之道,又移書 公孫瓚 ,為言利害。”《北史·元暉傳》:“安人寧邊,觀時而動。” 唐 李訥 《授盧宏正韋讓等徐滑節度使制》:“經武著安人之略,事君堅許國之心。”
(2).封建時代命婦的一種封號。 宋 代自朝奉郎以上,其妻封安人。 明 清 時,六品官之妻封安人。如系封與其母或祖母,則稱太安人。《宣和遺事》後集:“ 欽宗 詔竄 王黼 永州 ,籍其家,得金寶以萬計。其侍妾甚多,有封號者:為令人者八,為安人者十。” 明 歸有光 《顧夫人八十壽序》:“太保 顧文康公 以進士第一人歷事 孝 武 二朝……初公為諭德,有安人之誥;為侍讀,有宜人之誥;進宮保,有一品夫人之誥。”
(3).猶夫人,對婦人的尊稱。 明 高明 《琵琶記·蔡公逼試》:“你既不肯去呵,且看老員外和老安人出來如何説。”《四遊記·吉芝陀聖母在蕭家莊》:“有一 蕭 長者名喚 永富 ,其妻 范氏 太婆……卻説 范氏 安人,一夜在後園擺下香案,正欲拈香禱告,忽見一大燈蛾飛來打滅那燈。”川劇《柳蔭記》第一場:“可嘆小女 英台 ,一心女扮男裝,到 杭州 尼山 攻書,是我再再苦勸,誰知蠢才性犟,不尊父命。適才已叫安人前去勸阻,不知奴才還能回心轉意否?”
不信
(1).不相信。《書·湯誓》:“爾無不信,朕不食言。” 孔穎達 疏:“汝無得不信我語。” 宋 曾鞏 《南湖行》之一:“生長江湖樂卑濕,不信中州天氣和。” 元 關漢卿 《救風塵》第二折:“不信好人言,必有悽惶事。”
(2).不誠實;不信實。《詩·小雅·蒼伯》:“慎爾言也,謂爾不信。”《史記·穰侯列傳》:“夫 三晉 之相與也, 秦 之深讎也。百相背也,百相欺也,不為不信,不為無行。”
(3).猶言難道。《水滸傳》第六回:“胡説!這等一個大去處,不信沒齋糧?”
彤襜
見“ 彤幨 ”。
上相
(1) 指某人的照片比本人好看
(2) 古時尊稱宰相
位為上相
還家
(1).回家。《後漢書·臧洪傳》:“ 中平 末,棄官還家,太守 張超 請為功曹。” 唐 韓愈 《送進士劉師服東歸》詩:“還家雖闕短,指日親晨飱。”《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一:“﹝ 滿生 ﹞行至 汴梁 中牟 地方,有個族人在那裡做主簿,打點去與他尋些盤費還家。”
(2).歸還農家。 陳殘雲 《南大門風光·河畔飄起紅旗》:“土改的鑼鼓聲,和貧苦農民‘土改還家’的歡笑聲,震盪了 深圳 南岸勞苦者的心聲,有些人回到家鄉,分到了土地,安居樂業搞生產。”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二部六:“咱們挖地主財寶是要咱們的血汗帳,是財寶還家。”
(3).指把農作物收穫回來。 劉澍德 《拔旗》:“附帶還有一條:注意不要拋撒,保證顆粒還家。”
錦衣
(1).精美華麗的衣服。舊指顯貴者的服裝。《詩·秦風·終南》:“君子至止,錦衣狐裘。” 毛 傳:“錦衣,采色也。” 孔穎達 疏:“錦者,雜採為文,故云采衣也。” 唐 李白 《越中覽古》詩:“ 越王 句踐 破 吳 歸,義士還家盡錦衣。”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駕行儀衛》:“象七頭,各以文錦被其身……錦衣人跨其頸。”
(2).指禁衛軍士卒。《前漢書平話》卷上:“黃羅旗蓋下,見三千個錦衣簇擁,二百員戰將遮護。”
(3).指錦衣衛。亦指錦衣衛的官員。 明 馮夢龍 《智囊補·察智·周新異政》:“公在 浙 多異政,時錦衣紀綱擅寵,使千戶往 浙 輯事,作威受賂, 新 捕治之。” 清 余懷 《板橋雜記·軼事》:“ 定生 大為錦衣 馮可宗 所辱。”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會獄》:“聽説要拿廵按 黃澍 、督撫 袁繼鹹 、大錦衣 張薇 。”
張先名句,冬日郡齋書事名句
名句推薦
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
施耐庵《水滸傳·第一百一十九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