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復江城動鼙鼓,四時烽火長相連

胡宏送友人歸荊南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胡宏的《送友人歸荊南》

全文:
瞬息光陰便百年,壯時無謂此身堅。
莫隨白日悠悠去,要見先民的的傳。
心恥文俳似班馬,眼看青紫自頭旋。
望雲飛鳥長天外,臨水不知魚在荃。
沈吟岩野意不展,燮理一身居屢遷。
願學只知依孔聖,懶從禪客問因緣。
聖門子貢最明達,肯使宮牆但及肩。
天生我才朴更拙,未逢良匠入雕鐫。
清漳見公二十載,論仁一句期超然。
致知兩字足功力,方信能行窮化先。
南山文會未振起,公今遠去岷江邊。
聞說豺狼臥當路,日向黃昏休更前。
況復江城動鼙鼓,四時烽火長相連
征輪決去曳不止,男兒性命絕可憐。
曉月子規驚別夢,冥冥空有淚痕濺。
臨岐相贈要切語,慎勿使我空華顛。

胡宏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胡宏況復江城動鼙鼓,四時烽火長相連書法作品欣賞
況復江城動鼙鼓,四時烽火長相連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況復

亦作“況復”。1.更加;加上。 隋煬帝 《白馬篇》:“本持身許國,況復武功彰。” 唐 杜甫 《寄杜位》詩:“干戈況復塵隨眼,鬢髮還應雪滿頭。” 明 梁辰魚 《於虎丘殿階遇張月容》曲:“眼波橫,況復香肩偷憑。”

(2).何況,況且。《陳書·江總傳》:“況復才未半古,屍素若茲。” 唐 馬總 《意林·傅子》:“蜘蛛作羅,蜂之作窠,其巧亦妙矣,況復人乎?” 唐 劉駕 《寄遠》詩:“得書喜猶甚,況復見君時。”

(3).仿佛,好像。 唐 寒山 《詩》之一三四:“呼之迴面視,況復不相識。”

江城

臨江之城市、城郭。 唐 崔湜 《襄陽早秋寄岑侍郎》詩:“江城秋氣早,旭旦坐南闈。” 元 黃庚 《西州即事》詩:“一雨洗空碧,江城獨倚樓。” 明 王錂 《春蕪記·候約》:“只聽得江城吹角,疎鐘下翠微。” 清 黃景仁 《舟中再迭前韻》:“江城雁帶邊聲苦,澤國秋蒸海氣腥。”

鼙鼓

小鼓和大鼓。古代軍所用;古代樂隊也用。《周禮·春官·鍾師》:“掌鼙鼓縵樂。”《呂氏春秋·古樂》:“ 有倕 作為鼙鼓鐘磬。”《六韜·兵徵》:“金鐸之聲揚以清,鼙鼓之聲宛以鳴。”《漢書·史丹傳》:“或置鼙鼓殿下,天子自臨軒檻上,隤銅丸以擿鼓,聲中嚴鼓之節。” 晉 陸機 《演連珠》之三六:“臣聞柷敔希聲,以諧金石之和;鼙鼓疏擊,以節繁絃之契。” 唐 白居易 《長恨歌》:“ 漁陽 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清 王韜 《瀛壖雜誌》:“拔髮騎龍望斾旌,經年鼙鼓未休兵。” 陳毅 《寄耿星同志》詩:“黑 非 獨立驚鼙鼓,數行韻語報平安。”

四時

(1).四季。《易·恆》:“四時變化而能久成。”《禮記·孔子閒居》:“天有四時,春秋冬夏。” 前蜀 韋莊 《晚春》詩:“萬物不如酒,四時唯愛春。”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二:“ 靖康 初,京師織帛及婦人首飾衣服,皆備四時。”

(2).指一年四季的農時。《逸周書·文傳》:“無殺夭胎,無伐不成材,無墯四時,如此十年,有十年之積者王。”《淮南子·本經訓》:“四時者,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取予有節,出入有時,開闔張歙,不失其敘,喜怒剛柔,不離其理。”

(3).指一日的朝、晝、夕、夜。《左傳·昭公元年》:“君子有四時,朝以聽政,晝以訪問,夕以修令,夜以安身。”

(4).樂舞名。 漢文帝 作。《漢書·禮樂志》:“ 孝文廟 奏《昭德》、《文始》、《四時》、《五行》之舞。”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樂府》:“《武德》興乎 高祖 ,《四時》廣於 孝文 。”參見“ 四時舞 ”。

火長

(1).古代軍隊基層組織中的小頭目。《新唐書·兵志》:“士以三百人為團,團有校尉;五十人為隊,隊有正;十人為火,火有長。” 宋 蘇轍 《論雇河夫不便札子》:“七百里至一千里以上,每天納錢三百文,省圑頭倍之,甲頭、火長之類增三分之一。”

(2).泛指兵卒。 清 顧炎武 《日知錄·火長》:“今人謂兵為戶長,亦曰火長。”

(3).指揮船隻航行的人。 宋 吳自牧 《夢粱錄·江海船艦》:“風雨晦冥時,唯憑針盤而行,乃火長掌之,毫釐不敢差誤,蓋一舟人命所繫也。”

相連

互相連線;彼此關聯

前後相連

胡宏名句,送友人歸荊南名句

詩詞推薦

況復江城動鼙鼓,四時烽火長相連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