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卯時酒》
全文:
佛法贊醍醐,仙方夸沆瀣。
未如卯時酒,神速功力倍。
一杯置掌上,三咽入腹內。
煦若春貫腸,暄如日炙背。
豈獨肢體暢,仍加志氣大。
當時遺形骸,竟日忘冠帶。
似游華胥國,疑反混元代。
一性既完全,萬機皆破碎。
半醒思往萊,往來吁可怪。
寵辱憂喜間,惶惶二十載。
前年辭紫闥,今歲拋皂蓋。
去矣魚返泉,超然蟬離蛻。
是非莫分別,行止無疑礙。
浩氣貯胸中,青雲委身外。
捫心私自語,自語誰能會。
五十年來心,未如今日泰。
況茲杯中物,行坐長相對。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一杯
(1).指一杯的容量。《孟子·告子上》:“仁之勝不仁也,猶水勝火,今之為仁者,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之火也。” 唐 王維 《渭城曲》:“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 陽關 無故人。”《朱子語類》卷二四:“如一杯羹在此冷了,將去溫來又好。”
(2).表示少量。 唐 李白 《送魯郡劉長史》詩:“ 魯國 一杯水,難容橫海鱗。”
(3).特指一杯酒。 唐 杜甫 《台上》詩:“老去一杯足,誰憐屢舞長。” 宋 楊萬里 《立春日有懷》詩之一:“白玉青絲那得説?一杯嚥下 少陵 詩!”《紅樓夢》第六三回:“這位奶奶那裡吃了一杯來了?嘮三叨四的,又排場了我們一頓去了。”
掌上
(1).手掌之上。極言容易。 唐 王昌齡 《箜篌引》:“簏讀兵書盡冥搜,為君掌上施權謀。”
(2).極言愛撫。 唐 沉佺期 《送金城公主適西蕃應制》詩:“玉就歌中怨,珠辭掌上恩。” 唐 白居易 《母別子》詩:“新人迎來舊人棄,掌上蓮花眼中刺。”參見“ 掌上明珠 ”。
三咽
吞食三口。《孟子·滕文公下》:“ 陳仲子 豈不廉士哉!居 於陵 ,三日不食,耳無聞,目無見也。井上有李,螬食實者過半矣,匍匐往,將食之,三咽,然後耳有聞,目有見。”後以“三咽”作為求食以存活的典實。 唐 柳宗元 《游南亭夜還敘志七十韻》:“退想 於陵子 ,三咽資李螬。” 宋 蘇軾 《和陶飲酒詩》之十一:“三咽初有聞,一溉未濡槁。”
腹內
猶名下。 唐 韓愈 《論天旱人飢狀》:“伏乞特勑京兆府,應今年稅錢及草粟等,在百姓腹內徵未得者,並且停徵。” 朱熹 校註:“今按腹內,謂應納而未納者,嘗見國初時官文書猶有此語,如今言名下也。”
白居易名句,卯時酒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