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陳杰的《蘇東坡西山詩前後和者五十餘篇暇日登覽愴然》
全文:
檻外春江如醱醅,檻前松株逐番栽。
西門巡得陶氏柳,西嶺並無坡老梅。
惟余荒磎入煙霧,曾載轍跡行崔嵬。
窪樽其多一卷石,清風千丈嚴瀨台。
人間此事固不朽,山高唐業澌成埃。
干戈五季亂離瘼,帝命封之白雲堆。
餘三百年付遷客,眼底盆盎得古罍。
每登勝絕不忍去,往往拂枕眠其隈。
毀書滅跡坐再閏,枝筇雙屐印蘚苔。
無端玉堂牽清夢,九虎乍放天門開。
武昌舊令偶同直,得句一粲金蓮摧。
那知白頭不同趨,首介紹述蚊成雷。
憑高為吊千古恨,魂兮可招儻一來。
並持公案徵漫叟,立盡落日山靈哀。
參考注釋
憑高
登臨高處。 唐 李白 《天台曉望》詩:“憑高遠登覽,直下見溟 渤 。” 前蜀 韋莊 《婺州水館重陽日作》詩:“異國逢佳節,憑高獨苦吟。” 明 劉基 《念奴嬌·紅樹》詞:“憑高凝睇, 赤城 相去不遠。”
亦作“ 憑高 ”。憑藉高處。 清 黃鷟來 《回瀾閣》詩:“河流此日望迴瀾,傑閣憑高縱大觀。” 清 黃鷟來 《文選樓懷古》詩:“不用凴高嘆陳跡,江山文藻自長存。”
千古恨
猶千載恨。 元 尹廷高 《會稽古陵》詩:“牧竪亡羊千古恨, 九疑 山下一沾衣。” 明 夏完淳 《即事》詩之一:“胡笳千古恨,一片月臨城。”
一來
(1).來一趟。《左傳·襄公二十六年》:“ 晉 楚 將平,諸侯將和, 楚王 是故昧於一來。” 唐 白居易 《贈曇禪師》詩:“五年不入 慈恩寺 ,今日尋師始一來。”《宋史·卓行傳·巢谷》:“ 蘇軾 責 黃州 ,與 谷 同鄉,幼而識之,因與之游。及 軾 與弟 轍 在朝, 谷 浮沉里中,未嘗一來相見。”
(2).常與“二來”、“三來”等連用,列舉理由或目的。 元 關漢卿 《五侯宴》第四折:“一來慶賀功勞,二來犒賞孩兒。”《二刻拍案驚奇》卷九:“ 龍香 一來曉得姐姐的心事,二來見 鳳生 靦覥,心裡也有些喜歡,要在裡頭撮合。”《兒女英雄傳》第三回:“咱一來是為行好,二來也怕髒了我的店。” 朱自清 《給亡婦》:“你常生病,卻總不開口,掙扎著起來;一來怕擾我,二來怕沒人做你那分兒事。”
(3).謂某種動作或情況的出現。 魯迅 《故事新編·序言》:“不記得怎么一來,中途停了筆,去看日報了。” 巴金 《家》七:“他自己把心關著,唯恐別人看見他的秘密,你想,這樣一來別人怎好跟他接近?” 老舍 《正紅旗下》十:“到端午、中秋、重陽,大家若是都作些詩,喝點黃酒,有多好呢!哼,那么一來,天下準保太平無事了!”
(4).蒙語ire的音譯。“來了”之意。《華夷譯語》等作“亦列”。 明 黃元吉 《流星馬》第二折:“通事見正旦云:‘也七阿媽薩一來四。’”參閱 方齡貴 《元明戲曲中的蒙古語》。
陳杰名句,蘇東坡西山詩前後和者五十餘篇暇日登覽愴然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