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楊維楨的《舒刺客》
全文:
舒壯士,智如張子房,膽如趙子龍。
神州地入黃旗東,壯士手挽回天功。
探虎入虎穴,壯士沃焦心火熱。
怒潮一卷石頭城,匕尖已帶乖龍血。
暗中三耳走鬼工,百日淬匕一日窮。
座中火位剉杌肉,壯士滅跡孤飛鴻。
柯壇劫盟地還魯,舞陽小兒何足數。
博浪沙頭力士歸,為韓報仇仇必虜。
於乎,大將軍,萬夫雄,赤心報國為先鋒。
如何馬頭交劍不斫賊,卻留小惠夸丁公。
參考注釋
探虎
比喻不畏艱難。 南唐 李中 《送相里秀才之匡山國子監》詩:“已能探虎窮《騷》《雅》,又欲囊螢就典墳。”
虎穴
老虎洞,喻危險之地
虎穴追蹤
壯士
勇士,心雄膽壯的人;意氣豪壯而勇敢的人
壯士十年歸。——《樂府麻集·木蘭詩》
壯士不死。——《史記·陳涉世家》
田橫齊之壯士。——《資治通鑑》
壯士從之。——《資治通鑑·唐紀》
沃焦
(1).亦作“ 沃燋 ”。古代傳說中東海南部的大石山。《文選·郭璞<江賦>》:“出 信陽 而長邁,淙 大壑 與 沃焦 。” 李善 注引《玄中記》:“天下之大者,東海之 沃焦 焉,水灌之而不已。 沃焦 ,山名也,在東海南方三萬里。”《文選·嵇康<養生論>》“或益之以畎澮,而泄之以 尾閭 ” 李善 注引 晉 司馬彪 曰:“一名 沃燋 ……在 扶桑 之東,有一石,方圓四萬里,厚四萬里,海水注者無不燋盡,故名 沃燋 。”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歸心》:“ 沃焦 之石,何氣所然。” 清 鄧旭 《錢塘看潮》詩:“伊昔惟聞東流之水無盡期, 沃焦 澒洞為漏巵。”
(2).古代傳說中的異人。 晉 張華 《博物志》卷二:“東方有 螗螂 、 沃焦 。”
心火
(1).指內心的激動或忿怒等情緒。 唐 白居易 《感春》詩:“憂喜皆心火,榮枯是眼塵。”《兒女英雄傳》第四十回:“﹝ 長姐兒 ﹞登時心火上攻,急了個紅頭漲臉。” 葉紫 《豐收》八:“他舉著血紅的眼睛,望了這一群人,心火一把一把地往上冒。”
(2).中醫學指人體的內熱。常表現為五心煩熱、咽乾、口燥、口舌生瘡等症。中醫有心在地為火之說,故稱。 南朝 齊 褚澄 《褚氏遺書·平脈》:“女子尺脈常強,心火盛也。” 宋 蘇轍 《龍川略志》卷二:“三焦分布人體中,有上中下之異,方人心湛寂,慾念不起,則精氣散在三焦,榮華百骸;及其慾念一起,心火熾然,翕撮三焦精氣,入命門之府,輸寫而去,故號此府為三焦耳。”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人部一》:“思慮多則心火上炎,火炎則腎水下涸,心腎不交,人理絶矣。”
(3).星名。即心宿。《晉書·孫惠傳》:“夫心火傾移,喪亂可必。”
楊維楨名句,舒刺客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