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奉和思黯相公以李蘇州所寄太湖石奇狀絕倫因》
全文:
錯落復崔嵬,蒼然玉一堆。
峰駢仙掌出,罅坼劍門開。
峭頂高危矣,盤根下壯哉。
精神欺竹樹,氣色壓亭台。
隱起磷磷狀,凝成瑟瑟胚。
廉棱露鋒刃,清越扣瓊瑰。
岌嶪形將動,巍峨勢欲摧。
奇應潛鬼怪,靈合蓄雲雷。
黛潤沾新雨,斑明點古苔。
未曾棲鳥雀,不肯染塵埃。
尖削琅玕筍,窪剜瑪瑙罍。
海神移碣石,畫障簇天台。
在世為尤物,如人負逸才。
渡江一葦載,入洛五丁推。
出處雖無意,升沉亦有媒。
拔從水府底,置向相庭隈。
對稱吟詩句,看宜把酒杯。
終隨金礪用,不學玉山頹。
疏傅心偏愛,園公眼屢回。
共嗟無此分,虛管太湖來。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無意
(1) 沒有做某件事的願望
對此無意深究
(2) 不是有意的
無意中說出了心裡話
升沉
(1).升謂升進,沉謂黜退。指仕宦之升降進退。 唐 劉肅 《大唐新語·懲戒》:“始, 仁軌 既官達,其弟 仁相 在鄉曲,昇沉不同,遂搆嫌恨,與 軌 別籍。”
(2).指升進與黜退者。 前蜀 杜光庭 《興州王承休特進為母修黃籙齋詞》:“神功救物,無遺動植之中;惠力宣恩,普及昇沉之內。”
(3).泛指世事之盛衰得失。 唐 牛僧孺 《席上贈劉夢得》詩:“休論世上昇沉事,且鬭樽前見在身。” 宋 楊萬里 《又和木犀初發呈張功夫》之一:“掇取仙山入 京 洛 ,不妨冷眼看昇沉。”
(1).升降。舊時謂仕途得失進退。 唐 李白 《送友人入蜀》詩:“升沉應已定,不必問 君平 。” 宋 張世南 《遊宦紀聞》卷三:“何自閒人無籍在,不妨冷眼看升沉。”《警世通言·老門生三世報恩》:“後來許多年少的門生,賢愚不等,升沉不一。” 清 王愈擴 《周亮工先生小傳》:“所至有政聲,不以升沉介意。”
(2).升降。謂際遇的幸與不幸。 唐 元稹 《寄樂天》詩:“榮辱升沉影與身,世情誰是舊 雷 陳 。” 宋 莊季裕 《雞肋編》卷下:“ 鄭碩道 在此,某與之卻是同年,與夢中所聞畧無少異,則出處升沉,動靜語默,悉皆前定也。” 魯迅 《彷徨·孤獨者》:“但是世事升沉無定,失意人也不會長是失意人,所以他也就很少長久的朋友。”
(3).升降。高低上下。 清 曹寅 《發橫林未到錫山六十里示同舍》詩:“冥鴻沙鳥極升沉,畫舫青簾共盍簪。”
(4).升降。價錢的漲落。 茅盾 《子夜》十一:“有人拿著小本子和鉛筆,仰起了臉抄錄‘牌子’上的票價升沉錄。”
(5).升降。謂時代的變遷與推移。 柯靈 《<阿英散文選>序》:“而且時代的升沉,也不是月旦作品價值的唯一標準。”
(6).褒貶。 元 劉祁 《歸潛志》卷十:“凡宴談會集間,諸公皆以分別流品、升沉人物為事。”
指仕宦的升降進退。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吏部一·科道陞州府》:“要依上登極恩詔,一體擢用。此諸官他日敭歷陞沉,俱不可考。”
白居易名句,奉和思黯相公以李蘇州所寄太湖石奇狀絕倫因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