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再題清暉閣四景·其二·露香齋》
全文:
花花草草灩曦光,何所香非露所香。
嗅復了知鼻根淨,六如如一概金剛。
參考注釋
了知
明知;領悟。《宋書·殷琰傳》:“ 倫 等皆是足下腹心爪牙,所以攜手相捨,非有怨恨也,了知事不可濟,禍害已及故耳。”《百喻經·三重樓喻》:“愚人見其壘墼作舍,猶懷疑惑,不能了知。” 宋 楊萬里 《至永州城外》詩:“了知歸近猶看堠,更有愁來即入城。” 明 袁中道 《東遊日記》:“入 琅琊山 藏經院,得木匣,乃《楞伽經》也。見經中字跡,忽然汗下,了知前生。”
鼻根
(1).鼻樑上端與額部相連處。 唐 張鷟 《朝野僉載》卷一:“ 泉州 有客 盧元欽 染大瘋,惟鼻根未倒。”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刑名·檢肉屍》:“鼻根、鼻準。” 柳青 《創業史》第一部第十五章:“她這樣想著,突然間鼻根一酸,眼淚湧上了美麗的眼圈。”
(2).佛教語。謂鼻,六根之一。 宋 陶穀 《清異錄·陳設·青紗連二枕》:“ 舒雅 作青紗連二枕,滿貯酴醿木犀瑞香散蕊,甚益鼻根。” 清 龔自珍 《五重義證》:“又 觀世音 用耳根, 香積佛 眾香世界 用鼻根, 智者大師 用意根,即是六根真常之証。” 章炳麟 《新方言·釋形體》:“五官之謂五根,譯佛書語也, 惠 、 潮 、 嘉應 之客籍,謂耳為耳根,謂鼻為鼻根。”參見“ 六根 ”。
六如
也稱六喻。佛教以夢、幻、泡、影、露、電,喻世事之空幻無常。《金剛經·應化非真分》:“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宋 范成大 《閶門戲調行客》詩:“萬事惟堪六如觀,一杯莫信四並難。”
一概
全體,沒有例外
金剛
(1) 鑽石的略稱
(2) 美國三十年代拍攝一部怪獸電影,其主角是巨大的猩猩,叫金剛
(3) 比喻身材巨大、孔武有力的人
(4) 〈方〉∶某些昆蟲(如蒼蠅)的蛹
(5) 佛教指佛的侍從力士,手執金剛杵(古印度兵器)
乾隆名句,再題清暉閣四景·其二·露香齋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