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蟲蠕動才蘇蟄,便趁陽和上露叢

乾隆題楊大章四季花卉·其二·長春

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題楊大章四季花卉·其二·長春》

全文:
逐月枝間窈窕紅,天然頭踏報春風。
草蟲蠕動才蘇蟄,便趁陽和上露叢

乾隆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草蟲

(1).即草螽。《詩·召南·草蟲》:“喓喓草蟲,趯趯阜螽。” 毛 傳:“草蟲,常羊也。” 陸璣 疏:“小大長短如蝗也,奇音青色,好在茅草中。” 馬瑞辰 通釋:“今以目驗,蓋即 順天 及 濟南 人所稱聒聒者,《詩》以‘喓喓’言之,亦取其善鳴也。”參見“ 草螽 ”。

(2).泛指草木間的昆蟲。 三國 魏 曹丕 《雜詩》之一:“草蟲鳴何悲,孤鴈獨南翔。” 南朝 宋 鮑照 《採桑》詩:“乳燕逐草蟲,巢蜂拾花蕚。” 唐 李頻 《送劉山人歸洞庭》詩:“秋盡草蟲急,夜深山雨重。” 陳毅 《莫乾山紀游詞》之三:“ 莫乾 好,夜景最深沉。凴欄默想透山海,靜寂時有草蟲鳴。心境平更平。”

蠕動

指爬行的昆蟲;泛指像蟲類爬行的樣子

陽和

(1).春天的暖氣。《史記·秦始皇本紀》:“維二十九年,時在中春,陽和方起。” 宋 李昴英 《瑞鶴仙》詞:“想陽和早遍南州,暖得柳嬌桃冶。” 明 劉基 《梅花》詩之三:“不是孤芳貞不撓,陽和爭得上枯枝。”

(2).借指春天。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方正》:“雖陽和布氣,鷹化為鳩,至於識者,猶憎其眼。”《舊唐書·于志寧傳》:“今時屬陽和,萬物生育,而特行刑罰,此謂傷春。” 元 薩都剌 《雪中妃子》詩:“疑是陽和三月暮,楊花飛處牡丹開。”

(3).溫暖;和暖。 唐 陳子昂 《諫刑書》:“獄吏急法,則慘而陰雨;陛下赦罪,則舒而陽和。” 郁達夫 《春風沉醉的晚上》三:“如今到了陽和的春日曬著的這日中,我還不能自覺,依舊穿了這件夜遊的敝袍,在大街上闊步。”

(4).喻指和悅的臉色。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孫文定公》:“公內峻外和,相對者如登 泰 華 ,坐春風,非不陽和熙熙,貯在顏間,而業已置人於青雲上。”

(5).陽氣。 晉 葛洪 《抱朴子·至理》:“接煞氣則彫瘁於凝霜,值陽和則鬱藹而條秀。” 唐 方乾 《除夜》詩:“煦育誠非遠,陽和又欲昇。” 清 姚瑩 《噶瑪蘭台異記》:“澤源與山脈僨興,陰晦與陽和交戰,二氣相薄,梗塞乍通。”

(6).祥和的氣氛。 唐 李白 《古風》之十四:“陽和變殺氣,發卒騷中土。” 唐 楊巨源 《上裴中丞》詩:“政引風霜成物色,語回天地到陽和。” 清 曹寅 《暢春苑張燈賜宴歸舍》詩:“光浮太乙照千門,徧召陽和布密恩。”

(7).借指佳音。 明 孫柚 《琴心記·廷尉伸冤》:“ 長卿 本意九死為期,不意陽和忽布,且喜又復官爵,還令 文園 。”

乾隆名句,題楊大章四季花卉·其二·長春名句

詩詞推薦

  • 和{矮去女換幾}齋雜詠

    趙希逢宋代〕急風狂雨三月頭,門前一水漲清流。幾回送客滄江上,愁逐亂紅飛遠洲。
  • 送行

    王邦畿明代〕野塘飛撲柳花新,想見城邊已暮春。十載尚餘如許話,不堪風雨送行人。
  • 擬古二首·其一

    牟嘉敘明代〕驅車出門闌,車行復遲遲。百草委霜露,涼風正淒其。天寒道路艱,問君將何之。駕言往宛洛,相從遊俠兒。遊子
  • 紹古辭

    鮑照南北朝〕昔與君別時。蠶妾初獻絲。何言年月駛。寒衣已搗治。絛繡多廢亂。篇帛久塵緇。離心壯為劇。飛念如懸旗。石席
    草蟲蠕動才蘇蟄,便趁陽和上露叢 詩詞名句
  • 送林教授行

    鄭清之宋代〕玉壺仙骨產蓬萊,客授京璜雋武開。曾向西山傳墨印,好游東觀籋蘭台。青雲青上輕餘子,黑髮誰量未易才。側耳
  • 寄強甫二首

    劉克莊宋代〕出戶詢來使,能言別後臞。病餘雙鬢改,俸外一錢無。撰杖陪諸老,篝燈課二雛。梅天費調燮,善保不貲軀。
  • 薌林五十詠菊坡

    楊萬里宋代〕西風破幽馥,東籬散清好。淵明不可作,解後薌林老。
    草蟲蠕動才蘇蟄,便趁陽和上露叢 詩詞名句
  • 還鄉

    宋祁宋代〕自昔去先閈,乃今還故廬。隴桑濡露外,岩桂遣風餘。稍識烏衣巷,相過栗里輿。感存橫涕數,道舊愬杯徐。水涸
  • 清平樂

    晏幾道宋代〕蓮開欲遍,一夜秋聲轉。殘綠斷紅香片片,長是西風堪怨。莫愁家住溪邊,採蓮心事年年。誰管水流花謝,月明昨
    草蟲蠕動才蘇蟄,便趁陽和上露叢 詩詞名句
  • 席上歌水調

    羅隱唐代〕餘聲宛宛拂庭梅,通濟渠邊去又回。若使煬皇魂魄在,為君應合過江來。
草蟲蠕動才蘇蟄,便趁陽和上露叢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