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王汝玉的《送鄭御史僉憲四川》
全文:
鄭君夙抱青雲志,十載未能施利器。
束書曾向西南遊,漢蜀山川歸攬轡。
名藩大府幣郊迎,肯屈大材從小試。
下幃涵潤百氏言,閉戶研窮六經義。
胸中蘊蓄既汪洋,筆底文詞轉滂沛。
長風驟疾掛高帆,峻坂崎嶇奔逸驥。
潛淵神彩竟難藏,沖斗虹光終莫閟。
我皇嗣位握乾符,詔遣軺車求俊乂。
幡然遠應薦章來,闕下才華推賈誼。
玉堂編纂列群英,金匱抽書發中秘。
嘉謨盛訓與討論,聖德神功煩載紀。
詞林本自號神仙,象服矧兼金豸貴。
編成上獻黼座前,寶匣封緘貽永世。
內帑盤花文綺霞,儀曹奉敕親頒賜。
金章紫誥出九重,全蜀黎民付專治。
手持憲節望劍關,一路風霜變悽厲。
親知送別登鳳台,四座喧呼增意氣。
嗟予識君雖恨遲,每讀雄文如舊契。
人生相知良獨難,浮世佳逢亦非易。
樽前興發酒再沽,橐內金空衣可質。
志士誰當嚴韅靷,丈夫不用多軒輊。
長歌贈君情奈何,苦節冰霜勸君勵。
參考注釋
皇嗣
皇子。後亦指皇太子。《後漢書·皇后紀上·明德馬皇后》:“後常以皇嗣未廣,每懷憂嘆。” 宋 何薳 《春渚紀聞·祐陵符兆》:“ 哲宗皇帝 即位既久,而皇嗣未立。” 梁啓超 《上鄂督張制軍書》:“閣下最精訓詁之學,試問皇嗣與皇太子之名義,有何分別?”
乾符
舊指帝王受命於天的吉祥徵兆。《晉書·慕容儁載記》:“寡君今已握乾符,類上帝,四海懸諸掌,大業集於身。” 唐 韓愈 《賀冊尊號表》:“陛下仰稽乾符,俯順人志。” 清 姚鼐 《朱石君中丞視賑淮上途中見示長句次韻》之二:“山川極盛在一朝, 鍾離 帝起乾符握。”
軺車
(1).一馬駕之輕便車。《墨子·雜守》:“為解車以檯,城矣。以軺車,輪軲,廣十尺,轅長丈,為三輻,廣六尺。”《史記·季布欒布列傳》:“ 朱家 迺乘軺車之 洛陽 ,見 汝陰侯 滕公 。” 司馬貞 索隱:“謂輕車,一馬車也。”《晉書·輿服志》:“軺車,古之時軍車也。一馬曰軺車,二馬曰軺傳。”
(2).奉使者和朝廷急命宣召者所乘的車。亦指代使者。 唐 王昌齡 《送鄭判官》詩:“東 楚 吳 山驛樹微,軺車銜命奉恩輝。” 明 朱鼎 《玉鏡台記·南北凱旋》:“軺車日夜紛來往, 馹 使奔忙賴腳跟。” 孫中山 《上李鴻章書》:“又有軺車四出,則外國之一舉一動,亦無不周知。”
俊乂
亦作“ 俊艾 ”。才德出眾的人。《書·皋陶謨》:“翕受敷施,九德鹹事,俊乂在官。” 孔 傳:“謂天子如此,則俊德治能之士竝在官。” 孔穎達 疏:“乂,訓為‘治’,故云‘治能’。 馬 、 王 、 鄭 皆雲,才德過千人為俊,百人為乂。”《漢書·王褒傳》:“故世平主聖,俊艾將自至,若 堯 、 舜 、 禹 、 湯 、 文 、 武 之君,獲 稷 、 契 、 皋陶 、 伊尹 、 呂望 。” 宋 蘇軾 《賜戶部侍郎趙瞻陳乞便郡不允詔》:“朕褒顯耆舊,取其宿望;養育俊乂,待其成材。庶前後相繼,朝不乏人。” 清 顧炎武 《生員論上》:“夫立功名與保身家,二塗也;收俊乂與恤平人,二術也:竝行而不相悖也。”
王汝玉名句,送鄭御史僉憲四川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