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正月六日重華宮茶宴廷臣及內廷翰林等詠玉瓮聯句並成是什》
全文:
天寶物華出有時,巨璆成瓮適逢斯。
訝來西極今傳珏,莫遣東方古擅詞。
綵勝迎人雙燕頡,銀箋照幾七言摛。
鳳樓玉積誠同慶,應以敬承敢以嬉。
一巡三爵古常稱,茶宴清班聞幾曾。
抽秘不忘箴則可,探奇乃覺器相應。
尺盤升碗奚堪匹,筆室墨壺恰得朋。
莫詡頻繁方物貢,較於堯擲愧尤增。
參考注釋
頻繁
間隔短暫的;(次數) 多的
頻繁互訪,穿梭外交
方物
(1).本地產物;土產。《書·旅獒》:“無有遠邇,畢獻方物。” 蔡沉 集傳:“方物,方土所生之物。” 三國 魏 嵇康 《答難養生論》:“九土述職,各貢方物,以效誠耳。” 唐 朱慶餘 《商州王中丞留吃枳殼》詩:“方物就中名最遠,只應愈疾味偏佳。” 清 張岱 《陶庵夢憶·方物》:“ 越中 清饞,無過余者,喜啖方物。 北京 則蘋婆果、黃鬣馬牙松…… 山陰 則 破塘 筍、謝橘、 獨山 菱、河蟹、 三江屯 蟶、白蛤、江魚、鰣魚、里河鰦。”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擬播布美術意見書》:“方物見斥,外品流行, 中國 經濟,遂以困匱。”
(2).猶識別;名狀。《國語·楚語下》:“民神雜糅,不可方物。” 韋昭 註:“方,猶別也;物,名也。”《明史·馮恩傳》:“若 鋐 ,則如鬼如蜮,不可方物。”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四:“﹝ 岷江 ﹞受 彭蠡 之流,阻以 小姑 之險,澒洞震動,不可方物。”
(3).指辨別事理。《禮記·內則》:“四十始仕,方物、出謀、發慮。” 俞樾 《群經平議·禮記三》:“方物者,辨別其事也。惟能辨別其事,故能出謀發慮也。”
(4).仿佛;類似。 唐 儲光羲 《貽余處士》詩:“市亭忽雲搆,方物如山峙。” 章炳麟 《辨詩》:“ 漢 世自 賈生 《惜誓》,上接《楚辭》,《鵩鳥》亦方物《卜居》,而 相如 《大人賦》,自《遠遊》流變。”
(5).指各方的物議。《南史·宋南郡王義宣傳》:“汝與 師護 年時一輩,各有其美,方物之義,亦互有少劣。”《宋書》本傳作“物議亦互有少劣”。
乾隆名句,正月六日重華宮茶宴廷臣及內廷翰林等詠玉瓮聯句並成是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