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癯已是地行仙,識君知心豈知面

朱同 《萬松道人吹簫圖(甲寅)》

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朱同的《萬松道人吹*簫圖(甲寅)》

全文:
萬松道人持洞簫,吹作鈞天鳴鳳韶。
海月初上萬松頂,清影滿地風瀟瀟。
吹罷玉宇空寥寥,餘音縹緲隨風飄。
青鳥前導豐隆御,乘興便欲凌青霄。
玄丹已熟九鼎火,白鶴不畏長天遙。
萬靈執役雷電走,倒酌北斗翻招搖。
拙閒老人眼如電,每向燈前究黃卷。
清癯已是地行仙,識君知心豈知面
求我為寫萬松圖,手弄參差自相娛。
吮毫欲寫輟復止,豈以色相摹太虛。
我亦吹*簫玩月窟,金丹未能換毛骨。
賀老誠能識謫仙,大鵬九萬同超忽。

朱同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清癯

清瘦

司空表聖宜賢良,清癯不欲游岩廊。——郝經《唐十臣像歌》

地行仙

(1).原為佛典中所記的一種長壽的神仙。《楞嚴經》卷八:“人不及處有十種仙: 阿難 ,彼諸眾生,堅固服餌,而不休息,食道圓成,名地行仙…… 阿難 ,是等皆於人中鍊心,不修正覺,別得生理,壽千萬歲,休止深山或大海島,絶於人境。”後因以喻高壽或隱逸閒適的人。 宋 蘇軾 《樂全先生生日以鐵拄杖為壽》詩之一:“先生真是地行仙,住世因循五百年。” 宋 辛棄疾 《水調歌頭·壽南澗》詞:“上界足官府,公是地行仙。” 明 唐寅 《題自畫守耕圖》詩:“昨日三山降除日, 長沮 同拜地行仙。”

(2).比喻遠行的人。 宋 文天祥 《懷則堂實堂》詩:“中夜想應發深省,故人南北地行仙。”

知心

彼此非常了解而關係密切

知心朋友

朱同名句,萬松道人吹簫圖(甲寅)名句

詩詞推薦

  • 送張子固

    彭汝礪宋代〕吾少飲酒不知數,有如長虹吞百川。老來畏酒飲輒醉,百事一無如少年。瘦腳踉蹌走病鶴,吟腸悲壯啼寒蟬。夫君
  • 任價玉館東園十題·方便堂

    釋德洪宋代〕虛空亦何有,領略四時事。君看繁盛時,中有凋零意。然省可自觀,那作明日計。當游無所還,自住三摩地。
  • 歐陽文忠索碑遣居二帖贊

    岳珂宋代〕公於率更,每秒吾家。是書之傳,似耶非耶。書出於心,既勁且方。世多公書,行或未藏。易方而圓,飄飄若仙。
  • 木蘭花慢

    佚名宋代〕本輕清體妙,湛然獨與天游。為透入凡胎,五行圈*,四火拘囚。窮年執迷不悟,認聲爭虛幻故延留。元舊仙鄉道
  • 春宵有懷

    佚名唐代〕獨坐春宵月見高,月下思君心鬱陶。躊躇不覺三更盡,空見豺狼數遍號。
  • 伯兄新樓十首

    王柏宋代〕不嫌陋巷據坡頭,旋斸煙萊著小樓。面面有山殊不惡,倚闌銷盡半生愁。
  • 招同官諸宣教一飯用舟字韻成拙句

    王炎宋代〕士要飛騰及黑頭,肯來揮麈試同謀。已攜荷葉招歡伯,莫笑花枝欠杜秋。老我餘年思釣渭,諸君他日合封留。胸中
  • 寄洛中諸姊

    元淳唐代〕舊國經年別,關河萬里思。題詩憑雁翼,望月想蛾眉。白髮愁偏覺,歸心夢獨知。誰堪離亂處,掩淚向南枝。
    清癯已是地行仙,識君知心豈知面 詩詞名句
  • 古意

    鮑溶唐代〕重錦化為泥,翦刀誤人事。夜裁遠道書,翦破相思字。妾心不自信,遠道終難寄。客心固多疑,肯信非人意。萬里
  • 沁園春(十和。林卿得女)

    劉克莊宋代〕莫信人言,虺不如熊,瓦不如璋。為孟堅補史,班昭才學,中郎傳業,蔡琰詞章。盡洗鉛華,亦無瓔珞,猶帶栴檀
清癯已是地行仙,識君知心豈知面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