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癯已是地行仙,識君知心豈知面
朱同 《萬松道人吹簫圖(甲寅)》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朱同的《萬松道人吹*簫圖(甲寅)》
全文:
萬松道人持洞簫,吹作鈞天鳴鳳韶。
海月初上萬松頂,清影滿地風瀟瀟。
吹罷玉宇空寥寥,餘音縹緲隨風飄。
青鳥前導豐隆御,乘興便欲凌青霄。
玄丹已熟九鼎火,白鶴不畏長天遙。
萬靈執役雷電走,倒酌北斗翻招搖。
拙閒老人眼如電,每向燈前究黃卷。
清癯已是地行仙,識君知心豈知面。
求我為寫萬松圖,手弄參差自相娛。
吮毫欲寫輟復止,豈以色相摹太虛。
我亦吹*簫玩月窟,金丹未能換毛骨。
賀老誠能識謫仙,大鵬九萬同超忽。
參考注釋
清癯
清瘦
司空表聖宜賢良,清癯不欲游岩廊。——郝經《唐十臣像歌》
地行仙
(1).原為佛典中所記的一種長壽的神仙。《楞嚴經》卷八:“人不及處有十種仙: 阿難 ,彼諸眾生,堅固服餌,而不休息,食道圓成,名地行仙…… 阿難 ,是等皆於人中鍊心,不修正覺,別得生理,壽千萬歲,休止深山或大海島,絶於人境。”後因以喻高壽或隱逸閒適的人。 宋 蘇軾 《樂全先生生日以鐵拄杖為壽》詩之一:“先生真是地行仙,住世因循五百年。” 宋 辛棄疾 《水調歌頭·壽南澗》詞:“上界足官府,公是地行仙。” 明 唐寅 《題自畫守耕圖》詩:“昨日三山降除日, 長沮 同拜地行仙。”
(2).比喻遠行的人。 宋 文天祥 《懷則堂實堂》詩:“中夜想應發深省,故人南北地行仙。”
知心
彼此非常了解而關係密切
知心朋友
朱同名句,萬松道人吹簫圖(甲寅)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清癯已是地行仙,識君知心豈知面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