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登玉符最高峰得四百字》
全文:
春巡氣尚寒,有興未登眺。
清和茲返轡,日長況早到。
宇宙最奇處,空過山靈譙。
設如逢炎暄,揮汗亦何要。
時景值佳會,況鮮幾務告。
邂逅不可失,一暢智仁樂。
園北啟便門,不必命旌纛。
肩輿陟崇椒,林鳥為前導。
嶊崣羅疏峰,威紆列層嶠。
陡壁若無路,一線穿林徼。
或如田見龍,或如霧隱豹。
或雄以猙獰,或深以窅窱。
或秀若丹青,或壯若廊廟。
樹抱石為胎,泉飛峽成調。
山花霏細芳,山禽遞幽噪。
歷歷所攬結,朗朗開懷抱。
舍輿還進步,何藉筇屐趠。
初至半室岩,厜㕒似棚窖。
方床儼維摩,不著天花落。
為想詩僧逸,頓息塵緣鬧。
躡險捫煙蘿,洞有白雲號。
膚寸一脈起,澤應三農禱。
證盟功德頂,調御真古貌。
巢鶴最高處,仙胎宛可召。
應接乃無暇,奇觀供四照。
南瞻日觀峰,是我昨所造。
北睇鵲華翠,雲中辨隱約。
其東朗公近,疑聽錫聲摽。
惟西乃豁開,來路盤崖隩。
已覺鮮其匹,便欲觀其竅。
設匪片時勞,安識無窮妙。
蒼然日色暮,歸路尋茜峭。
憶昔可公輩,別傳西竺教。
想亦巢許流,林泉寄笑傲。
侵尋事莊嚴,逐末吁可笑。
其師若有知,弗許頭應掉。
有為法終幻,成壞像相詔。
猶然冀施檀,雲有福田報。
松塢坐靜觀,萬緣信誰覺。
忘物我未能,吟懷且推敲。
參考注釋
鵲華
(1).月光。 清 李慈銘 《月華清·秋末寄懷》詞:“正鵲華紅葉,待君題句。” 清 張鳴珂 《長亭怨慢·題王夢湘太守以慜柳泉選夢圖》詞:“薄暮,便移船載酒,試問鵲華何處。”
(2).橋名。在 山東省 濟南市 大明湖 南岸。 清 朱彝尊 《省方賦》:“橋號 鵲華 ,湖名 蓮子 ,踰 歷下 之舊城,尋 介丘 之遺趾。” 清 阮元 《小滄浪筆談》卷一:“ 鵲華 在北,惜為城堞所掩, 歷山 在南,蒼翠萬狀。”
雲中
(1).雲霄之中,高空。常用指傳說中的仙境。《楚辭·九歌·雲中君》:“靈皇皇兮既降,猋遠舉兮雲中。” 王逸 註:“雲中,雲神所居也。”《樂府詩集·相和歌辭四·王子喬》:“ 王子喬 ,參駕白鹿雲中遨。” 宋 柳永 《玉蝴蝶》詞:“雲中鼓吹,游徧 蓬萊 。”
(2).高聳入雲的山上。喻塵世外。 宋 嚴參 《沁園春·自適》詞:“吾應有,雲中舊隱,竹里柴扉。”
(3).比喻朝廷。 明 高啟 《寓感》詩之十六:“ 蜀 琴有奇紋,本是枯桐枝……曾持薦 黃帝 ,雲中奏《鹹池》。”
(4).古郡名。原為 戰國 趙 地, 秦 時置郡,治所在 雲中縣 (今 內蒙古 托克托 東北)。 漢 代轄境較小。有時泛指邊關。《韓非子·喻老》:“故雖有 代 、 雲中 之樂,超然已無 趙 矣。” 南朝 宋 鮑照 《代陳思王<白馬篇>》:“要途問邊急,雜虜入 雲中 。” 清 朱彝尊 《送曹侍郎溶備兵大同》詩之二:“知有 馮唐 論將略,不令 魏尚 久 雲中 。”
(5).古 雲夢澤 。《左傳·定公四年》:“ 楚子 涉 雎 濟 江 ,入於 雲中 。” 杜預 註:“入 雲夢澤 中。” 楊伯峻 註:“傳説 雲夢澤 跨 江 南北,此 江 南之 雲夢 。”
隱約
(1).困厄;儉約。《莊子·山木》:“夫豐狐文豹,棲於山林,伏於巖穴,靜也;夜行晝居,戒也;雖飢渴隱約,猶旦胥疏於江湖之上而求食焉,定也。” 陳鼓應 註:“隱約含有逼困之意。”《楚辭·嚴忌<哀時命>》:“居處愁以隱約兮,志沉抑而不揚。” 王逸 註:“言己放於山澤,隱身守約。”《後漢書·趙典傳》:“ 典 少篤行隱約,博學經書。” 李賢 註:“隱,靜也。約,儉也。” 宋 曾鞏 《學舍記》:“予之卑巷窮廬,冗衣礱飯,芑莧之羹,隱約而安者,固予之所以遂其志而有待也。”
(2).謂義深而言簡。《史記·太史公自序》:“夫《詩》《書》隱約者,欲遂其志之思也。” 司馬貞 索隱:“謂其意隱微而言約也。” 張守節 正義:“《詩》《書》隱微而約省者, 遷 深惟欲依其隱約而成其意志也。” 宋 歐陽修 《謝氏詩序》:“ 希孟 之言,尤隱約深厚,守禮而不自放。”
(3).依稀不明貌。 南朝 梁 何遜 《初發新林》詩:“帝城猶隱約,家國無處所。” 唐 韓愈 《次硤石》詩:“試憑高處望,隱約見 潼關 。” 洪深 《趙閻王》第二節第三幕:“這已在林子中,遠處鼓聲隱約可聞。”
乾隆名句,登玉符最高峰得四百字名句